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原因:参储对象范围太窄、存款额度太小、银行不断开拓理财新品种
教育储蓄,曾一度因为免交利息税而格外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但近来,教育储蓄却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出现了门前冷落的局面,究竟是何原因呢?
2000年4月,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银行出台了《教育储蓄管理办法》,对在校小学四年级以上的非义务教育的学生,实行优惠教育储蓄,鼓励城乡居民以存款方式,为其子女接受教育积蓄资金。教育储蓄刚刚问世时,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关爱,也成了银行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1999年9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分布在全国的4万多个营业网点率先开办了教育储蓄业务,自1999年11月1日利息税征收以后,全国各大银行其他储蓄业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或增势明显减缓,而工商银行开办的教育储蓄业务却别具一格,国家对它开辟了绿色通道,即免征利息税,所以教育储蓄比其他储蓄品种更具有吸引力,加之其优惠的利率政策,使得教育储蓄更加炙手可热。而且教育储蓄作为一种专门为孩子以后的教育开支作准备的专项储蓄,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该储种已成为广大中低储户为子女聚积教育资金的主要手段。
■教育储蓄为何受冷落
教育储蓄着实风光了两年,但最近这一雪中送炭之举已出现了门前冷落的局面。究其原因,既有先天的不足,也有外在的原因。首先,参储对象范围太窄。教育储蓄之所以免税和享受利率优惠,主要是给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助学费用。按照规定,教育储蓄到期时,储户除了要凭存折外,还要提供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原件或学校开具的相应证明原件。若客户不能提供证明,支取时,其存款不享受利率优惠,只按照一般储蓄业务办理。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在校中小学生都可以参加教育储蓄。一、三年教育储蓄仅适合初中以上的学生开户,六年教育储蓄只适用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开户。因此,教育储蓄规定的如此狭小的参储对象范围,无疑将一大批想参加教育储蓄的储户拒之门外,只能望储兴叹。
其次,教育储蓄的存款额度太小。按照教育储蓄“每一账户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两万元”的规定,三年期存款每月仅能存进555元,六年期存款每月仅能存进277元。按目前高校的正常收费标准,两万元至多也只能够交两年的学费,这还不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开支。而三五年之后,这两万元相对于不断看涨的高校收费,也许只是杯水车薪了。
再次,缴款方式和违约处理太死板。按照教育储蓄每月固定存款的规定,存三年期的,储户就得往银行跑36次;存六年期的,储户就得往银行跑72次。虽然推出了可以分两次性存款,一次一万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储蓄的冷落面貌。在违约方面,教育储蓄只能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必须于次月补齐,否则就算违约。银行只对违约前的存款按优惠利率计算,对以后的存款则只能按一般储蓄计算。
第四,银行不断开拓理财新品种,使教育储蓄的利好失去昔日的光环。最近几年,各家商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推出了一些高额回报的个人理财新品种,较之教育储蓄,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教育储蓄政策需完善
对门庭冷落的教育储蓄,业内人士建议:第一,要扩大教育储蓄参储对象的范围。目前,教育储蓄分为一年、三年期和六年期三种,这仅适合于初中以上的学生和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则被排斥在教育储蓄的参储范围之外,使得许多学生参储无门。因此,教育储蓄只有增加存期,才能扩大参储对象的范围。第二,增加教育储蓄的存款额度。根据规定,教育储蓄的每一账户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仅为两万元,这笔钱用于缴纳处于目前水平的大学学费还捉襟见肘,更何况用来支付3年或6年后的非义务教育的学费。再加上学生几年的生活费,教育储蓄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所以应提高教育储蓄的最高限额。第三,缴款方式和违约处理要灵活一些。这一期盼对于已经办理或正在办理教育储蓄的人们来说,显得尤为迫切。经常外出的人们希望银行能打破每月递进存款的老框框,允许他们一次适当多存进一些钱,而不至于存三年期的要往银行跑36次,存六年期的要往银行跑72次。同时,储户断交存款的次数也应适当增加。
总之,尽管教育储蓄受到银行理财的排挤,但对于众多百姓来说,教育储蓄仍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只要政策得当,措施得力,仍然能受到人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