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 近年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总体上保持了稳步高速发展势头,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增长,连年创历史新高
○ 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1998年以来,我国成功化解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党和国家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此同时,国有经济加快结构调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一方面加大改革、改组和改制力度,一方面通过主辅分离、减员增效等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总体上保持了稳步高速发展势头,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增长,连年创历史新高。
国企数量减少质量提高
2003年底我国国有企业总户数为15万户,1998-2003年国有企业总户数净减少8.8万户,年均递减7.2%。在国有企业总户数逐步减少的同时,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成效初步显现。一是国有小型企业户数大幅减少。二是亏损企业大幅缩减。三是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户数大量减少。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增长,国有资产总量稳步增加。自1999年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止跌回升后,到2003年已经连续四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1998-2003年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年均递增44.2%。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快速增长,确保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的稳步增加。2003年全国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共计70457.2亿元,1998-2003年的五年间年均递增8%。
虽然近几年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但国有企业效益增长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仍有大量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二是效益增长不平衡,利润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三是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中小企业效益普遍偏低。
资产向支柱行业集中
国有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资产持续向基础行业和支柱行业集中。
数据显示,2003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1.3万亿元,比1998年增加6.6万亿元,年均增长26.4%。在国有企业总体资产规模扩张中,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资产实力得到加强:2003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分布在基础性行业的资产达到11.4万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53.5%,该比重比1998年的33.6%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分布在煤炭、石油石化、冶金、电力、邮电通信等五大行业的资产为7.1万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33.3%,比1998年的27.3%提高了6个百分点。
改革重组使企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结合垄断行业的改革重组和贯彻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在石油、石化、冶金、军工、电信、航空、电力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领域,先后组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7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国有权益和实现利润分别占中央企业的25%和78%以上。跻身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从1998年的5户上升到2003年的14户。
新国资管理框架初步建立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沿着十六大确定的方向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建立起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框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出资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分别代表两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及系列配套法规,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步入了法制轨道。
股份制正在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企业由国家控股,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外资等各种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状况正逐渐改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4223家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已有3430家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革,改制面达81.2%,比2001年、2002年分别提高了5.2和1.5个百分点。509家国家重点企业改制面为79.4%。1998年至2003年底,国企境内外上市490家,累计筹资7850亿元,其中境外筹资363亿美元。
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下,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非金融类国有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1998年分别为13.5万亿元和5.0万亿元,2003年分别为19.7万亿元和8.4万亿元,分别增长了46%和68%;利润从1998年的743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4951亿元,增长了5.7倍。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税金总额4615亿元,占同口径全部工业企业税金总额的63%。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