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证监会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小石被拘一事,在证券市场上引起很大震动。王小石事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官员腐败案,由此透视出的国内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的缺陷更令人深思。
谁来监管“监管者”
一直以来,证券市场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受到了王小石事件的对峙。发审委委员名单成了一些证监会官员的“摇钱树”。
在证券市场上,大到谁能上市、交易规模和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小到市场交易本身,这都是证监会的重要工作。但掌握着众多上市融资企业能否过关大权的证监会发审委,对于这种权力的制约出现了空白地带。
业内人士批评说,一些发审委的投票人并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认真调研,这种把关有时更多地停留在表面上,他们并没有珍惜自己手中关乎股民利益的宝贵一票,于是市场上才屡屡出现如江苏琼花(002002)(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恒生电子(60057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这样的上市后马上“变脸”的公司。
制度上的漏洞为发审部门的投票者提供了一个“权力寻租”的温床,对于权力的监管也变得苍白无力。
记者曾私下与一位发审委委员聊天,得知许多上市公司在找他们“公关”,也确实有规定“不得接受申请上市公司的钱物”,但指望当事人的道德“自觉”是一种不安全的信息。
王小石的问题虽然只是一个个案,但如果此事只是司法上的解决,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王小石”出来。因此,证监会在道德上和制度上需要双管齐下,为股民负责,为自己负责。
制度漏洞导致权力寻租
“股市供求由监管层掌握,这样就形成了发行股票只有证监会发行部和发审委这一个出口。由于股票发行机构的垄断,必然造成供求关系的扭曲。”“一旦企业能上市,就能获得由此带来的垄断收益。”资深市场人士张卫星的分析颇为尖刻。他认为:“目前制度是收益太高又没有强硬的处罚机制,企业只要上市就能筹集上千万到数十亿的资金,而上市后,即使出了问题也仅受公开谴责而已,企业的风险成本很低。”
“上市的低成本和高利益的落差可能导致有人利用漏洞进行权力寻租。”他说。2003年中期业绩显示,2002年后上市的新股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只有0.1189元,比整个市场平均水平还低20.47%。
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至1997年底,整个A股市场各类融资总额只有1589亿元;而到了2004年7月底,已达到8189亿元。这意味着7年时间中,股市净融资为6600亿元,这期间投资者的损失则高达8000亿元。
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一直遭到诟病。“这其中多少是企业自身经营原因造成,又有多少是制度漏洞带来的已经无人能够说清了。”一位投行人士如是说。
必然?偶然?“王小石事件牵动的是制度的神经和监管层的神经。”一位投行界人士的话意味深长。
但已有理由相信,随着更阳光、透明的发审制度的实施,过去部分存在着的股票发行灰幕注定会成为股票发行史上最隐秘的一段而被人们渐渐地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