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加息导致企业资金成本增加等困难之外,北京居民用电价格上涨带来的家电使用成本的增加,也让中国家电业雪上加霜,在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双重挤压下,家电企业2005年将怎样发展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家电业步入艰巨时期
继浙江、黑龙江、江苏等省居民用电价格上涨之后,11月9日,北京市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也由每度0.44元调整为0.48元,每度电费上调了0.04元。电价上涨使得居民使用家电产品的成本增加。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一台1500瓦的家用电热水器,每天使用4小时,涨价之后每年要多交87.6元电费;一台制冷功率为1040瓦的空调,在夏季每天使用8小时,涨价之后要多交33.28元电费,如果加上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其他家用电器,电费涨价之后仅大型家用电器每年多交的电费就达200元至300元。
在居民使用家电成本增加的同时,导致家电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的其他因素也越来越多:
10月29日,在持续9年的减息政策与多月来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虽然此次人民币加息幅度较小,对家电市场短期影响微乎其微,但加息后家电企业间接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无形中却增加了许多。此外,人们担心一旦此次人民币加息成为央行周期性加息的开始,今后家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成本将会大幅提高。
除了企业发展资金成本外,占家电成本构成1/3左右的钢材、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也让家电企业特别是小规模家电企业倍感压力。2004冷冻年度,铜管、钢、铝以及白电常用塑料件的上游资料石油,以30%甚至50%以上的幅度涨价。目前,灶具、抽油烟机等产品原材料已经上涨了38.7%;冰箱上涨了29.5%;空调上涨了近32%……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家电产品的制造成本不断攀升。有资料显示,格力电器今年的原材料采购花费可能超过百亿元,而格力去年的原材料采购价格是60亿元至70亿元。
与不断增加的生产成本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家电产品价格的下降。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平板电视市场,目前30英寸液晶电视价格已经从一年前的3万元降到了现在的1万元以内,4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价格也由年初的3万元左右降到了目前的1.5万元以内,一年时间平板电视的价格下降了50%。
在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和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作用之下,家电企业的日子比以往更加难熬。刚刚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部分老牌家电绩优股2004年1到9月的净利润均有滑坡。
企业规模扩张抗压
为了能够安然渡过眼前的难关,家电企业除了通过核心技术的发展以及集团内部管理的优化来降低不合理成本,消化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以外,更通过资本运作、强强联手来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
2004年,美的通过一系列运作建立了自己的派系:6月,美的电器与东芝开利株式会社签订了“美的东芝开利空调事业业务合作总协议”,双方携手成立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四家合资公司,结成全球性的战略联盟;7月,在持有美泰克合资公司中50.5%的股份之后,美的正式入主荣事达·美泰克合资公司;11月4日,美的集团以旗下美的国际名义,以每股0.35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广州国际拥有的全部华凌股份,成为华凌电器的第一大股东。
同样热衷“造系”的还有TCL:1月,TCL集团下属子公司TCL国际将20多亿元的彩电资产注入与汤姆逊合资成立的TTE公司;4月末,TCL集团下属公司TCL通讯控股宣布计划出资5.39亿元现金,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的移动电话业务组建合资公司,并在其中以55%的持股比例控股;11月4日,TCL白电宣布投资5000万元与日本东芝在电冰箱、洗衣机领域成立两个合资公司;11月8日,TCL白电再次宣布与青岛威士电器合资,在青岛建立冰箱生产基地——TCL电冰箱青岛工业园。
在2003年收购科龙,拿下杭州西泠,将南京伯乐两条产能达50万台的无氟冰箱生产线和厂房等硬件收入囊中之后,2004年10月,科龙公司宣布和其全资子公司科龙发展与原中山威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方中山顺畅公司共同出资2416万美元,组建广东科龙威力电器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中山威力电器,处于“郎顾之争”风口浪尖上的格林柯尔系开始涉足洗衣机行业。
事实上,在技术优势不明显、单机利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资本运作、扩大产能等方式在中国家电市场建立自己的派系已经成为国内家电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缓解经营压力的重要手段。
未来前景依然乐观
虽然困难缠身,家电企业还是对2005年充满了信心。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空调领域,即使我国空调品牌在一年中淘汰了1/3,但海尔、格力、美的、科龙等四大空调品牌依然调高了各自的产销量目标。其中,格力电器将2005冷冻年的产销量目标定位为1000万台(套);格林柯尔系目标定位为600万台;美的为空调外销400万台、内外销总量1000万台,而海尔空调与中永通泰一单就签下了15亿元的巨额空调订单。不仅是四大空调品牌对2005年市场虎视眈眈,格兰仕、长虹等品牌也都对2005年的空调市场信心十足。格兰仕已为新年度定下了外销再上新台阶,做到400万套,内销力争200万套的目标;有消息表明,在长虹空调近三年的发展计划中,长虹也为自己定下了2005冷冻年空调销售数量40%以上增长的目标。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是企业还是找到了完成目标的希望:格力集团总经理董明珠认为,虽然2005年空调市场较上年肯定疲软,整体市场容量有下降趋势,但真正萎缩的是二三线品牌,几个大品牌仍可以在缩小的蛋糕上再切分。美的营销公司总经理王金亮表示,为了能够顺利完成2005的预期销售目标,在首轮架构调整中,美的已经把全国34个中心调整为43个中心,把全国原有的四大片区划分成华东、华南、北方、中南、西南五大片区。此外,美的再次将集团经营重心下移,成立五大销售公司,使各大公司独立核算,实体运作,各产品管理中心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利,快速提升市场反应速度。
扩张三、四级市场和海外市场也是空调企业的共同选择。如今,空调海外销售已经占据各个企业销售收入的1/3甚至更多。从未来两年的趋势看,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放大。有业内人士估计,2005年,中国仅空调出口就会达到3800万套。
除了空调产业,家电企业也都对今后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海尔集团计划2005年实现变频冰箱销量再翻番,争创全球变频冰箱第一。TCL集团计划在2005年实现洗衣机销售150万台,冰箱销售120万台。康佳集团有关人士称,将以2至3倍的发展速度推动平板电视的快速普及,使平板电视的整体销量在2005年达到200万台,在2008年突破1000万台。
虽然家电企业目前正饱受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与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挤压,但其2005年预期目标显示他们仍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实足,希望在饱受困苦之后,家电企业能够真正迎来自身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