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利率,从而结束了长达近9年的降息周期。
作为最基础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如中枢神经般牵动着金融市场,也悄然影响着普通百姓的经济生活。国内一家知名网站的调查显示,有近四成被调查者认为,利率上调对个人生活影响很大,认为没有影响的不到一成。
在加息整整一个月之后,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中心城市,笔者记录下了加息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微妙变化。
北京:购车族理性看加息
加息后,包括购车在内的贷款消费开始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但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此次加息幅度不大,北京消费者对此大多持理性态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只要是考虑好了需要买车,0.27个百分点的利息损失不算什么,选好车型就可以“出手”;但如果暂时不那么需要买车,等段时间看看也好,说不定车价下跌会抵消利率上调的损失。
北京某银行理财中心的数据显示,如果贷款20万元买车、5年供完的话,加息之后每月需要付的利息为544.40元,本息合计3877.73元,仅比调整前增加33.45元。对此,正准备近期购车的周先生很干脆地说:“准备好就买,加不加息无所谓。”
北京一家银行个人信贷管理部的负责人表示,就目前看,来办理贷款购车业务的客户人数较加息前没有明显变化。他认为,此次利率微调还不至于对消费者购车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但对消费者心理上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北京亚运村附近的一家汽车市场了解到,中高档车行情看好,经济型轿车的增幅略有放缓。
一位汽车销售顾问对此分析认为,这说明买得起中高档车的消费者并不太看重银行加息。而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的购车者,面对汽车价格将继续走低,而银行利率却可能再度调高的预期,不得不暂缓购车。
上海:加息令房市胶着
新楼开盘前10天就有人在售楼处排队,但一手房日均交易量却一直徘徊不前;新房均价几度突破每平方米万元大关,媒体惊呼“天价”声一片,但买家认为“该买的还是要买”。矛盾的表象背后,是加息一月来上海商品房住宅市场处于多空方争执不下的胶着状态。
42岁的孙先生涉足上海楼市已有8年之久,当初是因为离职回家“无事可干就买了一套房子”,感到大有赚头后便一发不可收。如今,他手中有从三室两厅到一室一厅的大小房子7套。“9月份的时候我手里有9套,10月份出手2套。加息之后我一套没卖。”孙说,“我买进每一套房子时都会根据周边情况和对未来行情的大体估计,确定一个预期利润,达到了就卖,不然就留在手里。所以加息对我影响不大。”孙先生说。
眼下以他自己和妻儿名义购买的七套住房中,4套完全是自有资金买的,另外3套使用7成银行按揭贷款,贷款余额有160多万元。在央行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他月付增加不过500元。“这在我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孙说。
对于可能进入加息周期的预测,孙先生仍有自己的盘算:“就算银行再加息,估计也会在几个月甚至更久以后,并且很可能是缓慢累加的。只要我既定的利润目标切合行情,仍给下家适当留有空间,出手的机会总归会有。最重要的是,上海的房价长期看多,尽管短期内可能会进入高位盘整期,但只要涨幅维持在7个百分点就不会亏,所以投资仍有获利空间。”
这种胶着状态使得上海住房按揭市场没有出现提前还贷的热潮。而来自二手房中介的信息也表明,加息前后“并没有太大差别”。
广州:百姓理财随“息”而动
理财意识比较超前的广州人讲究“落袋为安”,新政策出台,首要的事情是把家产再作一次合理的安排。
就在加息当天,广州多家银行出现了“存款一族”,不少人把自己原来的存款取出来重新存。25岁的李小姐在仔细计算了提前取款的损失和转存的收益后,也加入了“存款一族”的行列,“能赚一块是一块。”
不过,大多数的广州人面对加息还是显得比较谨慎。刚刚在丽江花园按揭了一套楼房的江先生算了一笔账,5年以上房贷利息由5.04%加到5.31%,他那50万元20年期的房贷月均还款多了75.17元,累计多交利息超过1.8万元。原本想提前还贷,可银行说至少要交5万元。摸摸钱包,江先生觉得每月多交几十元倒还承受得起。
工商银行广东省营业部有关负责人说,广州暂未出现大面积提前还款的征兆,房贷形势仍然看涨。即使有部分人提前还款,也多是资金充裕的炒楼者。
广州的寿险市场也比较平静。刚刚按时缴纳了保费的刘女士说,退保要损失不少手续费,更何况拿回来的钱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所以她并不会因为加息而改变保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