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写在黄大豆2号合约即将上市之际
胡晓辉
浙江省德清新市油厂 研究员
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即将进行二号黄大豆上市交易,在已经有了国产大豆和豆粕期货的品种,再推出以进口大豆为标的物的二号黄大豆期货,意义何在?
期货交易,对于公众的感觉可以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从专业人员的角度看,期货就是回避价格风险的工具,或者说价格控制的工具。从这个角度出发,行业内更加关心的是期货合约的设计是否符合现货行业的需要,能否为现货进行保值,套期保值的操作是否简便,有效。
判断期货工具的有效与否,标准是老生常谈,就是期现价格变化是否一致,交割月期货现货的基差是否趋向于零。
大豆的进口采购加工,豆粕、豆油的销售,饲料养殖行业的采购,从这条产业的链条的价格控制要求看,期货行业需要有大豆、豆粕和大豆油的期货品种和现货相对应。那么就要求应该有大豆、豆粕和豆油的期货,现在有的期货品种是大连的一号大豆,豆粕,以及利用美国CBOT的期货大豆,豆油。以油厂为例,具体的操作方式是以CBOT大豆点价决定进口成本,以大连的豆粕期货作为原料的保障工具。其中豆油的价格只好估计,在比较宽泛的范围内,计算成本。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内大豆、豆粕主要取决于进口价格,油厂会在CBOT期货、DCE期货中间选择合适的期货品种对现货价格进行调整。
现实存在的问题:没有豆油期货是个遗憾,在原有的一号大豆期货,是以纯粮率等粮食标准为交割标准的,和油厂现有的主要以进口大豆为原料存在差异,比如破碎率的标准,进口豆就要筛选才能交割,这样交割成本比较高,可以高达100点左右,期货和现货的基差会就会很大,作为期货保值工具效率的基本标准的基差标准相当的不精确。在转基因政策实施后,进口豆不能交割,一号黄大豆的保值效率更加受到限制,在长期价格和现货一致的同时,进入到交割月的近期的保值效率误差很大,促使油厂更多的选择CBOT作为保值工具,但是由于国内还受进口数量和国内当期的需求影响,时间上的差距也受运输时间的差距。国内现货和CBOT的价格并非完全一致,现货企业对期货的保值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号黄大豆期货的推出,是非常贴近现货需求的,比如以粗脂肪含量为定等标准,用散装和袋装并行的方式,兼顾了进口与国产大豆的流通需要,这些是和现货市场流通的大豆标准相一致的,这样在交割环节上,期货和现货可以方便的流通。期货和现货的交割基差会比较小,保值效率会比一号黄大豆大大提高。有了这个有利的期货工具,现货行业的经营手法也可以增加,可以直接以DCE期货价格代替CBOT点价,锁定原料成本,这样就不用像以前一样,必须实际的进口才可以追逐价格的变化,在总的供求上,可以提前调节供应,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和现货市场相匹配的期货市场在完善之中,如果能够再有大豆油期货,那么作为油脂、饲料和养殖企业,为他们所配套的期货工具是非常完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