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相关的商业理念正发生一个“第二次现代 化”性质的演变,它与第一 次现代化的商业理念混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不同于其它国家的“新型工业化”类型的商业理念体系。
IT应用和商务智能,是经济文明转型过程中,商业理念新陈代谢的结果。
第一阶段:电子网络技术与科学管理
1981年,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由北京商业机械研究所引进日本欧姆龙公司的OMRON528收款机,应用试点放在北京东风市场,我国的商业用户有了第一次应用商业收款机的经验,而这正是我国商业开始迈上信息化道路的第一步。
这一阶段商业理念的特点,在是原有管理基础上,用新的技术,对传统管理进行加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资料显示,早在80年代末商业流通领域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已具一定的规模,广泛用于商业活动的购、销、调、存各个业务环节。据不完全统计,原商业部系统全国计算机装机量已有2万多台(有数十台小型机),各种收款机2.5万多台。商业企业对MIS的真正需求在90年代,此时一大批商业管理软件公司陆续涌现。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4年,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部首先在山东抽纱公司开始了EDI技术的应用实验,拉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的序幕。
经过25年的发展,当前,企业已普遍采用电子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业务之中。
比如,海尔集团通过B2B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与集团资源的整合,吸引国际分供方与海尔建立合作,进行全球化采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1.通过纳入国际化供应商减少不合格的分供方约500家,降低采购成本近2亿元;2.仓储面积减少一半;3.降低库存资金约7亿元;4.库存资金周转天数减少一半;5.减少不良资产的资金占用约1.5亿元;6.截至2000年10月8日,网上交易额达14亿元,其中网上支付近2亿元。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和客户忠诚度,为海尔国际化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为科学管理服务这一特点,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的工业化并没有完成,实行科学管理,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有待完成的历史作业。
第二阶段:集成应用与流程再造
集成应用表现为采用技术集成、数据集成等高新技术和设备,实现企业购、销、存全过程的全面自动化处理,包括:商品销售自动化、生产和流通信息处理自动化、会计记账自动化、物流配送自动化、商品仓储和流通管理自动化。
流程再造相对于传统的科学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不再是以职能为核心,转而以流程为核心进行管理。张瑞敏较早地意识到这一点:“物流以时间消灭空间,商流以空间消灭时间。我们打破了过去的职能管理,变职能为流程,形成围绕订单开始企业一切活动的业务流程。”流程再造相应带来的组织变革,就是从科层制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而效益特征从边际成本递增转向边际成本递减。
在集成应用和流程再造方面,ERP实施和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具有突出重要地位。
从2004年的最新数据来看,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正从个别流程信息化阶段,向内部集成阶段转变。不到一半的企业处于个别流程信息化阶段,比例比去年有所下降;近1/3企业向内部集成阶段发展,去比年略有上升。而真正进入到管理变革阶段的企业还是少数,不到1/5。
这一阶段商业理念的特点,是把效益目标开始聚集到效能之上,即改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边际效果。与传统商业理念相比,流程再造使企业的商业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最突出的一个变化,是组织形态从工业化时代的金字塔结构,转向信息化时代的扁平网络结构。
虽然从总体上说,我国企业并没有全面进入以流程为核心的管理再造阶段,也还没有普遍接受扁平式管理的商业理念,但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却做出了大量的实践探索。
比如1999年联想ERP上线后当年就通过网上实现订单10亿多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在推动商业理念转变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正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突出特色。
三联家电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系统投入运营后,截止到2003年12月,系统接入供应商43家,下游联盟企业87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供需方整合协同运作(例如:三星、厦华、LG等)、交叉理货运作(例如:海尔、美的等)、使用B2BI、ASP和B2B等系统的全程可视功能与供应商协作,实现对产品的补货计划和预测(例如:TCL、海尔在山东省的库存周转天数为全国最低,可少于10天),与2002年相比,2003年库存持有成本降低约14%,(2000余万)。在物流运营方面,通过高效的中央配送中心、整合后的省内区域配送(例如:30多辆卡车送货至150个商店/天)、交叉理货运作等提高物流运作的方式,统购分销比例由2002年的31.11%提高到2003年的74.23%等等。
第三阶段:商业智能突显以人为本
当企业信息化进入这一阶段,商业理念就转向了市场定义阶段。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向知识处理和智能处理领域的冲击,利用IT技术不仅解决定量化分析的问题,并且辅助和参与定性处理的智能决策问题。对于网络化企业,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企业,由于其具备更强的数据收集能力,具有更严格的信息时效性需求,因此更需要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加强数据分析能力以实现更为复杂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信息化从管理深化到决策,商业理念日益向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向转变。
当前,商业智能在中国刚刚起步。国家有关部门在“十五”规划中将现代商业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和行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列为重点科研开发与应用的内容。要求有关机构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实用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加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软件本地化、产品化工作,建立适合我国商业企业特点的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环境和技术支持体系,推动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1999年底,中百上马富基新鲜出炉的商业BI系统,成为国内最早使用BI系统的企业。当时国外BI系统都是直接到总经理一级,而富基则把过程分解为总经理、部门经理和买手几个级别,各层面管理者都有了决策依据。“同样一种牙膏,在这个卖场可能一天卖二十支,但是在另一个卖场却只卖一、两支,BI的作用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决定补货的时间和批量。” BI实现的是对数据的“三维分析”:时间维、经营活动维、指标维,实现对数据的抽取、清洗、聚类、挖掘、预测。有了这套系统,中百能实现从收银员差错分析到商品销售率分析,从商品采购计划到供应商淘汰技术的制定。 现在的中百人已经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每天有成千上万笔业务发生,按过去人工管理模式,仅一个中心百货就需要财务人员60至70名,才能做出财务报表;而现在,中心百货仅需要6-7名财务人员。实行“扁平”化管理,可减少管理人员600人至700人。 (有关数据,主要根据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2004年发布的800个样本的企业信息化调查结果。)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