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航油资产重组 陆地石油有限公司11日成立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中航油事件一出,在新加坡交易所(下简称‘新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股价普遍大幅下跌,以市值来看,整整下跌10亿新元。”,新加坡大华银行投资董事陈先生表示,截止到12月7日,整个新加坡龙筹股市值在150亿新元左右,而在11月24日,当时龙筹股还有160亿新元市值。
陈先生还表示,中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般定在8倍到10倍,但是因为中航油事件,估计以后市盈率降低到6倍-8倍,新加坡的投资者才买账。
显然,中航油事件令一向热捧中国概念股的新加坡投资者将对中国赴新上市企业谨慎选择。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高地
到目前为止,已有60多家企业在新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新加坡已经成为继美国、中国香港后的第三大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融资之地。
“在新加坡,中国概念股被称为龙筹股,2003年,市场上愿意投资龙筹股的资金至少超过400亿人民币。”泰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强告诉记者,2002年以前,只有18家中国企业陆续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03年中国证监会撤销无异议函后,当年就有13家中国企业在新交所上市,募集资金近16亿人民币。
2003年,中国概念股的表现比其它新加坡的上市公司更为出色。从中远投资1993年率先在新加坡上市以来,来自中国内地上市公司中有70%交投活跃。据悉,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票在新加坡市场上的换手率曾高达200%至300%。据统计,2003年在新交所上市的龙筹股,普遍超额认购率高,平均首个交易日取得51%的涨幅,远高于在新加坡发行股票的本地公司和其他海外公司。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30家企业到新交所上市。
新加坡交易所也不遗余力地来华推介,尤其是最近几年,新交所高层的身影已经成为中国国内各类投资论坛的演讲常客。
新加坡之所以对中国民营企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是上市门槛较低以及锁股期短。
中航油阴影
但是,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事件的突然爆发,让中国企业的公信力遭受严峻考验。“要避免中国航油事件重演,新交所让中国企业到本地上市时,把关必须更严。至于个别股民,则必须擦亮双眼,真正做到了解你的投资。”已有相关人士在新加坡媒体撰文发出警告。新加坡国内舆论也表示,新加坡交易所最近几年积极招揽中国企业到本国上市,其出发点是要把新加坡发展为一个集资中心,然而“却忽略了两地在监管机制、会计审核、企业结构等方面有着天渊之别,很容易形成问题。经过这次事件,新交所看来有必要强化对中国企业到本地上市的核准程序,不要为了追求量而忽略了质。”
“中航油时间事件的影响主要是对新加坡投资者信心的影响。”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认为。而实际情况也佐证了张崎的说法,中航油风波以后,新交所龙筹股股价应声而落。12月1日,受到中航油的负面冲击,从事船务的中远投资?Cosco?报1.17新元,跌3分;多日来始终跻身热门股行列的峻煌生化科技?ChinaSun?报0.41新元,跌1分;交易活跃的金迪生物科技?Bio-Treat?报0.76新元,跌4分;最近上市的骏马化纤?Junma?报0.43新元,跌4.5分;神州石油科技 ?ChinaPetrotech?报0.485新元,跌2.5分。
事实上,早在中航油出现问题之前,另一中国在新交所上市的企业新湖滨控股(New Lakeside Holdings)就已经露出问题。据新加坡本地媒体报道,在上市没多久,新湖滨控股就被发现其子公司采用了与新加坡财务报表准则有差异的中国会计准则,导致公司的账目模糊而必须进行重新审计,两名高层也被革职。
“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具体的交易情况。”新加坡相关人士表示,对中航油事件,整个投资市场“怨声载道”。这次事件对很多新加坡投资者影响很大,中航油的投资者更是直接遭殃,特别是那些做按金交易和对敲交易的股民。“很多人都被害惨了。不少客户是在1.40元、1.50元的价位买进这只股票。就在中航油跌破1元时,也有不少人买进。据当地经纪商的预期,中航油对其他龙筹股的骨牌效应,可能需要持续两三个星期。
“最关键一点是究竟是为什么他们能一直亏损到这么多?”张崎表示,现在中航油事件调查的进展情况已经成为新加坡本地媒体关注的重点。让新加坡百思不解的是中航油的内部风险管理到底怎么了,虽然6%的市值跌幅还算正常范围,但经过这次事件,新加坡交易所和投资者显然会在对赴新上市的中国企业的选择上比较谨慎了。(唐君燕)
( 责任编辑: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