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最近北京故宫等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拟对门票价格作出调整,其中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利用所谓价格杠杆控制流量以保护古迹。同时还“美其形式”搞了一个“众口一致”的价格听证会,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门票风波。
同样的理由4年前也曾经被借用在另外一个世界遗产地———周庄。而周庄的门票提价4年后,前往观光的游客却依然有增无减,络绎不绝。同样的理由,在六遗产涨价消息传出后已经产生了联动效应,张家界等一些遗产地正准备群起而效之。
当然,明眼人也知道,故宫的门票近十几年来从几元涨到几十元,但除了非典时期,游客哪一天都没真正少过。所谓的“价格控制流量”只是一种假托于保护的名义,实际上背地里“爱”的是在别处:将文化当成了摇钱树。
正因为有了这种“爱”,世界遗产在一些地方眼里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它的价值在于是一张在国际市场畅通无阻的“世界名片”和跻身“国际旅游热点俱乐部”的特殊通行证。于是,一想到只要跳进这一“龙门”,就会身价倍增,财源滚滚,全国各地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情因此空前高涨。从南到北,至少有百来个单位在“申遗”的门口排起了一条长龙,不遗余力地想挤进门槛。
应该说,联合国设立遗产名录,目的不在于激发各国申报的积极性,更不是保护遗产的终结,而是通过申报更好地促进遗产的保护。而实际上,一些地方“申遗”成功以后,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丢掉了这一初衷,匆匆忙忙地将遗产贴上了旅游标签,坐在门口收钱,有的干脆大肆进行杀鸡取卵式开发。而一些地方官员将“申遗”打上了政绩的标签,在水涨船高推动这种积极性之后,早把遗产的保护丢在了九霄云外。
应该说,文化已经进入一个产业化时代,用文化去赚钱本也无可厚非。作为一种软环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现代文化的建设都是一种投资,但它绝不是短期行为,不能立竿见影地得到回报。以为申办个头衔很高的遗产标签,兴办个节庆,建一个仿古的楼台亭阁,就是复兴和传承文化,就是开发文化环境,就能吸引旅游观光和招商引资,就能立马大把大把地捞回成本,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误读。
听说过有些地方曾在“申遗”过程中投入过大,目前还处于负债状态,而对遗产的过度开发则使自己的名声每况愈下。也听说许多地方的人造景观,自一开放就门庭冷落,日子难以为继,有的最终免不了被拆除的命运。文化的产业化不能将文化功能本末倒置,不能违背文化自身的规律。光顾着用文化去赚钱做生意,最后的结果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生意没做成,却糟蹋了当地的文化资源。
而一些政府部门假借文化的名义,把诸多的“伪文化”当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从文化中捞资本,却没有真正对此有所建树,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当地的文化失去了生命力,最终也就失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基和后劲。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