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日立、松下、东芝、三菱电机、索尼、东洋、三洋在国内风光不再引人关注
核心提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市场低迷,许多日本企业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而近期在日本业界兴起的“再塑日本制造优势”的观点,前景也并不明朗。以日立、松下、东芝、为代表的日本制造业近年来深陷困局之中: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给外强中干的“日本制造”产生了强大的打压。
同时,大量使用中国元素的日本独资或是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乏善可陈,不过,庞大的中国市场是他们难以割舍的再生之地,于是,像日立、松下、东芝、索尼、三菱、东洋、三洋这样的日本家电企业又开始在中国市场欲“重头再来”,然而,时过境迁,对已丧失进军中国市场最好时机的日立,这一次的大转身将是一次危险之举。
日企耍不起“中国拳”
近日,日立株式会社社长庄山悦彦在广州“2004日立展”高调宣布日立在中国市场实现复兴的三年战略,希望日立能从头开始,重新被中国消费者认识。20年前,日立在中国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牌”,但随着中国本土家电厂商的崛起,日立在中国家电市场的份额一再萎缩,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尽管日立对中国市场野心勃勃,但此番卷土重来却没有让中国家电企业有着以往那种如临大敌的感觉。这一方面缘于中国本土家电企业自身的崛起和壮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日本家电制造已不复当年之勇。
近一段时间以来,日立、松下等日资家电品牌可谓是“流年不利”:本土市场持续低迷,国际市场遇到韩系打压,而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市场又连遭败绩,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制造”已没有了以往的风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今的日本家电企业正挣扎在痛苦的矛盾漩涡中,为了取得价格优势,日立等日本家电企业不得不转移到中国,以得到廉价的劳动力。但是,日立深知如果大批制造业从国内转移到国外,将不可避免地培植竞争对手并加剧竞争。于是,一些日本企业又采取了自我封锁的手段,把已经转移到中国的生产基地又撤回到日本国内。然而,已经全球一体化了的中国市场,并没有因此放缓发展的速度,相反,日立、松下等日本企业的迟疑,为三星、LG等韩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腾出了空间,使得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替代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日系产品。
日立不复当年之勇
早在10年前,松下、索尼、日立等世界级企业的强大优势令中国家电企业难望其项背,现在中国制造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却让日本制造遭到了强有力的冲击。中国家电企业竞争力的迅速增强,让日本军团感到了危机。
据悉,为重振“日本制造”的辉煌,日立、松下、东芝、索尼、三菱、东洋等日企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幅度开打品牌策略,一连串公关活动欲唤醒中国人民重新对日系企业的记忆。业内人士表示,日本制造企业要在先进生产方式、及时响应客户、专利技术、质量品牌、产品设计开发等五个方面提升竞争力,战胜中国制造,而不是像今天在各大媒体轰炸一番就能卷土重来。有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大量高素质廉价劳动力和产业工人的存在,使中国产品的廉价具有了某种天然属性,而中国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体系为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生态链的逐渐完整,中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国产品牌的性价比,使得中国制造优势更加突出。
日本企业走向低谷是日本家电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日立在中国曾辉煌一时:日立早在20世纪70年初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在8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中,日立、松下、三洋等日本家电产品风靡中国,但到了90年代中期后,日立在中国逐渐失语。在日本,日立就是尖端技术的符号,而在中国市场上,变化速度太慢且与市场步伐脱节的日立,无论是独资生产还是与中国企业的合资都显得默默无闻。自生产彩电的福建日立倒闭以后,人们几乎忽略了日立的存在。
相关链接
中国制造与日本制造谁是赢家?
近段时间,日本制造业巨头索尼、东芝、日立、松下、东洋、三洋、三菱的掌门人出井伸之、冈村正、庄山悦彦接踵来到中国,为各自企业扩大在中国的投资排兵布阵。“中国是索尼在东亚的增长引擎,到2008年,索尼在中国的营业额要超过日本。”出井伸之雄心勃勃地说。日立、松下则宣布,到2006年(东芝为2008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均要达到1万亿日元。
一年前,日本媒体曾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鼓动日本企业“战胜中国制造”,不难看出,“中国威胁论”在日本国内仍未销声匿迹,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中日经济关系的专家高兰博士分析说,日本企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其缘由是真正意识到中国制造的实力威胁,已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感到害怕,企图以此阻止日本企业大规模向中国迁徙。
东亚的领头雁?
根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网上资料,截至2001年4月底,在中国的日本企业已达两万余家,合同外资金额超过40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0亿美元。
2002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热情有增无减,当年新签项目2745个,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外资金额分别为52.98亿美元和41.90亿美元;累计投资项目数达25147个,累计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投入金额分别达495.32亿美元和363.39亿美元。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中国第二大投资国。
正是日本企业这种潮水般涌入中国的情景,引起了日本媒体的恐惧。他们担忧,日本企业外迁可能会引起日本经济“空洞化”和高新技术外流,从而改变日本经济在东亚雁形经济结构中的“头雁”地位。为此,它们质疑:“断言日本制造已没有竞争力,随大流把工厂迁至国外的选择真的正确吗?”
进入21世纪90年代,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中潜伏的泡沫开始破裂,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经济进入了持续十年的衰退期。为了摆脱困境,日本企业不得不将生产线向外迁移,中国是它们的首选之地。
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除了可以获得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还能使产品更贴近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在日本无法做到的24小时不间断开工,在中国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由于昂贵的设备每小时都在折旧——财务损耗和自然损耗,24小时连轴转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固定成本,从而可以获得更多利润。
核心技术过时面临淘汰
日本企业将生产线外迁还有一个重要目的:追赶欧美。尽管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追赶欧美成绩卓著,但由于当时美国已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毫无保留地向日本提供最新技术,日本企业在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并没有跟上欧美国家的发展步伐。尤其经过整整十年的经济衰退期,日本与欧美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目前,在信息技术、软件和通信领域,日本没有一家企业能与IBM、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诺基亚匹敌。
事实上,日本企业虽然把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转移到了中国,但他们却把核心技术和核心制造业留在了日本。而若将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连同二流技术和设备一起转移到中国,日本企业就能集中财力和人力发展高新技术,专心致志地追赶欧美。
有迹象表明,近两年,日本企业已经将外移的高端产品制造从东南亚或中国悄悄返回日本。据高兰介绍,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制造业保证有10%左右的核心产业留在日本。
日本为什么要将核心技术紧紧攥在手里?上海华虹NEC前总裁国吉敏彦曾向记者吐露苦衷:“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岛国,技术是日本最重要的资源,如果将技术倾囊出让,日本就会变得一无所有。”
但日本企业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与它反其道而行之的欧美企业乘虚而入,抢占了中国市场。如今,曾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的日本汽车和家电产品已风光不再,“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有路不再有丰田车。这也是日本企业近两年重新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企图卷土重来的重要原因。(时报记者 施业传)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