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1月21日,清华大学学生张春鸣在昏迷中离开人世,年仅21岁。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他因腹泻至少4次到校医院看病,校医院诊断为肠炎并不同意其转院诊疗,他自费到北医三院确诊为肠癌晚期。张的去世在清华师生中引起震动。早在2001年11月9日,清华大学一学生社团在校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对校医院不满和觉得校医院医疗水平不好的比率均已超过半数。(《新京报》12月14日报道)
一个年轻的生命猝然离世,如此冷酷的事实总是令人唏嘘不已。张春鸣病逝后,学生们普遍对校医院的水平进行了质疑,而校方也辩称,癌症的诊断很困难。但我以为,将矛盾纠缠在校医院水平高低的争论上,多少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问题的关键点在于,高校现行的公费医疗体制已经成为影响高校人员身体健康的一个致命伤。
得出如此结论,绝非是夸大其辞:一方面,是高校收费的逐渐市场化,一名学生的年支出少辄万元左右,多辄数万元,高校的收费屡屡引发争议;一方面,高校中的医院体系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公费医疗模式,在校人员患了病,该去什么医院,该接受怎样的治疗,并非由患者本人说了算,而是由校医院制订的制度来约束。在公费医疗的旧有模式下,高校医院自然要紧缩开支,通过限制在校人员的医疗支出来降低医疗成本。
以北京市的医疗模式为例,北京市大学生所享受的公费医疗由两部分组成:政府承担80%,是直接划拨给学校的,剩下的20%,由学校和学生负担,学校视自身经济情况决定全额报销或部分报销。另外国家在编人员包括高校正规在校生在内,每月有7.5元的医疗费报销额。如此低廉的医疗费用,恐怕连治发烧感冒这些常见病都难以支出,更遑论重大疑难病症了。其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一人得了重病,往往就花掉政府拨给学校的全部拨款。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并非清华一个学校特有,全国各地的高校都面临着有限的政府拨款与超额的医疗费用之间的冲突。这说明,高校现行的公费医疗模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为此,有专家提出,为学生办医疗保险是一种有效的解决超额医疗费用的途径。我以为,这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过是权宜之计。
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彻底对目前高校中通行的公费医疗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教育部应该联手相关的部门,一同制订一个详细的完整的改革方案,以使困境之中的高校医疗制度能最大程度的为在校人员的健康提供保障。比如,将高校医院市场化,通过医院自身产生的效益来弥补在校人员的超额医疗费用,而学校也应适当加大在维护在校人员健康上的投入,在此基础上,辅之以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险,应视为一个可行的方向。
无论如何,高校医疗制度都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如果继续因循着现有的公费医疗模式,那么恐怕类似于张春鸣的悲剧还会发生。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