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重新洗牌 基地型企业胜出
朱卫华/文 根据对世界主要乳品消费国的研究,我们相信国内乳品市场在未来3-5年仍将以25%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伴随着这种高速增长,国内乳业格局必将经历一番重新洗牌。由于基地型乳企先天的竞争优势,未来的市场排名或许维持“蒙牛”先“伊利”后的格局。
两类乳企经营模式、竞争策略迥异
以贴近奶源或贴近市场为标准可以将乳业公司分为基地型企业与城市型企业两大类。受奶源或市场的约束,基地型(“蒙牛”、“伊利”等)和城市型乳类企业(“光明”、“三元”等)需要生产销售半径不同的产品,从而演进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风格和竞争优势(附表)。
我们认为,产品销售半径对企业财务模式、经销模式、发展模式等方面都构成较深远的影响,两类乳企一旦确定,不仅区别非常明显,而且稳定性也很高。企业拓宽产品线、实现战略集团模式的转换并非易事。
乳业格局将在25%的高速成长中重新洗牌
目前,国内乳业正为“成长的烦恼”所困扰:今年7月上旬,最先由成都刮起的乳品降价潮,迅速波及全国,直到8月初才趋于平静。家庭1升装纯牛奶(UHT奶)原先最低价4.6-4.8元,目前4-4.3元又成了新的纪录。
根据对世界主要乳品消费国的研究,我们相信国内乳品市场在未来3-5年仍将以25%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伴随着这种高速增长,国内乳业格局必将经历一番重新洗牌。我们认为我国与巴西的乳业消费国情相似之处颇多。如果以巴西的液态奶结构做比照,基地型乳类企业主导产品UHT奶的发展空间巨大(附图),国内UHT奶消费量2003年才刚刚超过巴氏奶。
在未来的洗牌过程中,我们的判断大致是:城市型乳企遭遇销量无增长,毛利率小幅小滑,盈利下滑的局面;而基地型乳企销量仍会快速增长,但毛利率的大幅下滑,盈利水平原地踏步,或大起大落。
基地型企业占优,蒙牛或排第一
按道理,城市型乳企更接近消费者,应该能更清晰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但恰恰相反,反倒是“蒙牛”、“伊利”等基地型乳企的市场感觉好,典型的案例就是奶片。奶片冒尖之时,城市型乳企的专家都认为它没有技术含量,是个短期性产品,不屑于参与,而“蒙牛”、“伊利”却从中赚取了真金白银,奶片正逐步成为流行性的休闲食品。乳酸饮料(“蒙牛”的酸酸乳、“伊利”的优酸乳等)的大发展是基地型乳企今年的一个亮点,目前乳酸饮料的消费群体膨胀速度惊人。
城市型乳企可能仅是基地型乳企攻城掠地大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个“硬钉子”。在基地型乳企“蒙牛”与城市型乳企“光明”目前的攻防战中,“光明”在上海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流失,“蒙牛”凭借其利乐枕、酸酸乳撬开了上海市场的大门。“蒙牛”、“伊利”,再加上刚刚晋升到市场第三位的“三鹿”,基地型乳企相对城市型乳企已取得了绝对胜势。
在基地型乳企内部,“蒙牛”与“伊利”形成“二虎相争”的局面。“伊利”作为老大哥,在乳酸饮料、奶粉、冷饮等诸多方面还存有优势,但核心产品纯牛奶不敌“蒙牛”的迹象愈加明显。“伊利”的优势在于优酸乳的网络建设已深入到基层位置。销售收入方面,预计今年“蒙牛”即可超过“伊利”,成为行业第一,而且其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很多中心城市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伊利”,未来对二线城市的品牌辐射力将非常强,因此我们认为,“蒙牛”先、“伊利”后的市场排名次序迟早会定格下来。作者为招商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
(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