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搜狐财经 > 产经新闻 > 商业媒体 > 《新财富》专栏 > 最新文章

中海油:海外并购隐含危机

BUSINESS.SOHU.COM 2004年12月20日16:08 来源:[ 《新财富》杂志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理财为什么有人富了 而有人不行 银行还款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公有钱 女人就高人一等吗
股票中国股民一定要活下来 托起的千点能走多远 “国九条”成了谁的道具
评论马英九胜利得太窝囊了 中国人应该感激格林斯潘 “买椟还珠”与商品过度包装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为了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中,在国际石油巨头纷纷通过收购做大的示范驱动下,2002-2004年度,中海油进行了合计15.53亿美元的海外收购。虽然这些收购总规模仅及“埃克森并购美孚”的2%,但这已是国内石油巨头海外收购的最大手笔。

  在中海油的六次海外收购中,只有收购Repsol印尼油气田取得了控股地位,而这也仅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储量收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并购活动。其余权益收购都带有“市场换资源”的色彩,不能构成持续收购的要件。

  就这次收购而言,中海油采用了与国际油价倒挂的产品留成方式,有一种套期保值的作用,使收购的实质更像是购入了一种分期偿还本息的浮动利率的长期债券。据测算,这一“债券”年所获利差仅约2-3%。而该项目2003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也低至21.22%,不到中海油境内业务盈利水平的一半。

  与国际巨头通过收购带来成本大幅降低的效果相比,收购对中海油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并不明显。相反,收购后的2002、2003年,中海油各项费用还略有提高,单位作业费用和单位生产成本分别由2001年每桶3.01美元和8.39美元上升到了2003年的3.26美元和9.61美元。

  随之引致的风险却剧增。中海油流动资产比例不断降低,由2001年末的45%降至2004年中期的33%;经营账面现金迅速减少,2004年中期现金余额减至50.75亿元,仅约为2003年中期的一半;同时,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5%左右,远高于同行业的国际平均水平25%。

  此外,中海油另一宗广受赞誉的收购案—澳大利亚NWS天然气项目,虽然收购价格同样低廉,但是以最富庶的广东地区市场向NWS开放为代价的。而中海油最大的一次收购计划—2003年3月6.15亿美元竞购哈萨克斯坦北里海油田案,则由于西方石油公司联手排挤而失败,无法进入盛产高质油的里海地区。 本刊主笔 孔鹏/文

  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并购冲动起源于国内经济对国际石油的渴望。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这一冲动日渐强烈。而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油价飙升,更使这一冲动加速升级。据商务部的统计,2004年中国的原油进口将达到1.1亿吨,比1993年增加21%,成品油进口将达到4000万吨,比2003年增长40%;来自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中国2003年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为36.5%,2004年前8个月对外依存度达到了40%;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报告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将分别高达60%和76%。

  IEA同时预期,虽然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和企业制度改革,加大了勘探和开采石油的力度,以推迟产量下降,但中国石油产量只在近10年内会稳定在3.6百万桶/日;之后20年里,产量会逐渐下降。据国家发改委的一份研究报告,未来10年内,随着我国进口原油数量的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GDP增速的影响将逐步增大;据测算,国际油价波动对2000年GDP增速的影响是1997年的24.28倍,对2010年的影响是1997年的31.88倍;由于中国目前缺乏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对石油突发性供应中断和油价大幅度波动的应变能力较差。

  充足的海外石油产量,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石油高价位对经济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勘探开发,获得稳定的油气供应,可以缓解中国能源安全焦虑。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并购战略承担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除“能源安全论”外,“企业经营论”也有充分的论据:为了打造世界级石油企业,跨国石油公司们的今天应该是我们石油企业的明天。国际石油公司的运营模式似乎为此论点提供了佐证,国际石油“三巨头”都有分布全球的资源基础。

  以埃克森-美孚公司为例,其上游的勘探和开采业务遍及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主要开采基地分布在北美、欧洲、非洲和亚洲太平洋等四个地区,按2003年的石油产量计算,四个地区产油量分别占比38.7%、23.0%、17.6%和20.7%;在天然气产量上,四个地区所比依次为31.7%、44.6%、0%和23.7%。

  相较而言,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资源地非常单一,被普遍认为经营方式极不合理,迫切需要增加新储量源,实现矿源多样化。

  这种形势下,中国石油“三巨头”纷纷出台海外并购战略,不吝巨资进行海外资源收购和勘探。

  中海油收购“最成功”

  早在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同时,中国石油企业就开始了一系列海外扩张的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主要通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试图控制国外石油资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集团”)也有过几次海外并购的尝试,但最终输送到国内的油气量都非常有限。另一个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从2002年起也开始参与海外收购竞争。

  由于石油企业海外并购不是简单的商业事件,更涉及到国家安全、军事战略等机密、敏感信息,甚至法律风险,国内“三巨头”都尽量选择非上市公司的集团母公司作为海外并购的载体,以回避上市公司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义务,保持不透明状态。为了保证资料来源的准确性,我们仅选取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在“三巨头”的海外上市石油企业中,中海油(0883.hk)的营业规模和资产水平远低于其他两家石油股(中石化0386.hk、中石油0857.hk),但是,中海油被认为是目前为止海外并购战略实施得最成功的一个:2002年从西班牙Repsol手中收购印尼五个区块权益案,是历史上最大的中国企业海外资产收购案;2003年收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NWS)天然气项目5.3%的权益,该项目是世界规模最大、最优质的液化天然气生产项目;上市后六次重大的海外资产并购行为(表1),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投资损失的记录。

  资料同时显示,2003年度,中海油油气产量的18.7%来自海外,营业收入的38%以上来自于海外客户,海外油气储量达1.36亿桶油当量(如图1)。与其他两家石油股相比,不仅国际化程度最高(中石化、中石油的海外储量和权益产量均不到总量的1%),可资借鉴的海外并购案例也最多。

  虽然这些收购还无法与国际石油巨头大收购相提并论-1999年4月,BP阿莫科收购大西洋富田(ARCO),代价为250亿美元;1998年12月埃克森并购美孚,交易额达到了770亿美元-但这已是国内石油巨头海外收购的最大手笔。

  收购Repsol印尼油气田 :一项盈利能力并不高的类长期债券投资

  然而,我们研究发现,在中海油的六次海外收购中,只有收购Repsol印尼油气田取得了控股地位、目前已产生收益,而这也仅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储量收购经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并购活动,其影响力和对企业的提升效果有限。

  2002年1月,中海油以5.8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西班牙瑞普索(Repsol YPF,S.A.)在印尼9家子公司的权益,这9家子公司通过产品分成合同和技术支持合同拥有印尼五个区块的油气项目权益。这次收购可为中海油增加净权益下约3.6亿桶油当量,并使中海油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公司。

  中海油此次交易价格约1.6美元/桶,相比公司4.68美元/桶油当量(2001-03年平均值)的勘探成本,定价非常合理,直接增加了中海油的股东价值。反映在二级市场表现上,与同期香港恒生H股指数(HSCE)相比,其累计超额收益率因此增长了约10%(见图2)。

  从投资回报率来看,该项收购属行业中上水平。按收购价格5.85亿美元(48.44亿元)计算,中海油2002年的年投资回报率为17.84%,2003年为19.78%,介于壳牌公司2000-2002年勘探开发业务投资回报率20%以上和BP公司1990-2000年勘探开发业务平均投资回报率不到15%之间。

  然而,产品留成与油价现价倒挂的收购条款,极大地影响了储量估值和价值增值。中海油所收购Repsol印尼资产虽然规模庞大,但按照产品分成协议(在勘探、开采领域,中国石油企业所参与的多数海外项目都采取“份额油”的方式,即中国企业在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控股,每年按照分成协议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额。这样做可以保证拿到手的是实物,石油进口量不至于受价格波动太大影响。),其产品留成与油价现价倒挂,须向印尼政府缴纳相当部分的提成油和所得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储量估值和价值增值(参见“不可再生资源类上市公司的估值”)。比如,2003年国际油价较上年大幅上升,但因为油价高于预期,中海油根据印尼的石油产品分成模式得到的净产量反而低于预期。

  不仅估值受限,该项目的盈利能力更是远远低于国内业务。根据公开信息计算,中海油所收购的Repsol印尼资产2002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8.32%,2003年为21.22%,不但低于中海油境内业务2002年42.37%和2003年44.25%的水平,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资产盈利能力较差。

  中海油净利润同比变化分解的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结果。如图3,2002年,海外收购使中海油的产量增长了15%,而同期的净利润却只增长了8%。

  我们发现,此次收购更类似于一次高明的资金套利游戏,年所获利差约2-3%,而对于公司整体资质的提升意义不大。由于中海油所收购的资产属于相当成熟的中晚期油田,产量和收益稳定,中海油这种与国际油价倒挂的产品留成方式起到了套期保值的作用,使这次收购的实质更像是购入了一种分期偿还本息的浮动利率的长期债券。

  根据这种假定,我们可以算出该“债券”的“利率”。按照收购资金48.44亿元(5.85亿美元),所收购资产分10年期折旧,2002年(三个季度)由该资产产生收益6.41亿元计算,2002年投资资本的年增值率为(6.41÷3×4-4.844)÷48.44 =7.64%;2003年收益9.49亿元,资本年增值率为(9.49-4.844)÷48.44 = 9.59%(复率8.47%)。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的完成时间是2002年4月,就在此前一个月,中海油发行了总值5亿美元、利率6.375%的10年期债券。如果把这两笔金额相近、时间相近的资金活动联系起来,将6.375%看作中海油的收购资金成本的话,中海油这次收购等于进行了一次相近年期债券品种的利差套利操作(套利示意如图4),所获利差约2-3%。

[1] [2下一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中国公司最大海外并购受阻 五矿吓到加拿大官员(11/15 18:17)
  • 家电备战二轮并购 创维康佳海外并购倒计时(08/24 06:58)
  • 中国汽车业海外并购 上汽将收购韩国双龙(07/26 08:02)
  • 汽车业最大海外并购 上汽将收购韩国双龙(07/24 12:00)
  • 复星系介入汽车业?10亿巨资海外并购玩汽配(02/26 21:06)
  • 石油巨头海外并购 中国石油掀海外“圈油”热(05/16 09:14)
  • 四家银行酝酿海外并购 工行赴印尼收购(02/18 08:50)
  • 民企成海外并购黑马(11/03 10:43)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2726113或62726112
    Copyright©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短信内容:
    手 机
    自写包月5分钱/条 更多>>
    搜狐天气为你抢先报! 魔力占卜姻缘一线牵!
    金币不是赚的是抢的! 爱情玄机任由你游戏!
    猪八戒这样泡到紫霞! 帅哥一定要看的宝典!
    你受哪颗星星的庇护? 萨达姆最新关押照片!
    精彩彩信
    [和弦]两极 一分钟追悔
    Forever Love
    [音效]天下无贼主题曲
    GoodFeel铃声
    [原唱歌曲] 夏日恰恰恰
    桃花流水 一直很安静
    [热门排行] 要爽由自己
    向左走向右走 飘移
    精彩短信
    [和弦]快乐崇拜 江南
    [音效]情人 猪(搞笑版)



    搜狐商城
    vip9.5折免运费
    暑期特惠总动员
    爱车清洁用品大检阅
    小家电低价促销
    哈利波特现货发售
    玉兰油超低惊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