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晨报讯 (实习记者 张黎明)“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120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200家发生过丑闻,出事的比例高达16%,而美国的比例仅为1%”。昨天的北大光华学院第31次学术午餐会抛出这样惊人的数据。
今年以来,国内上市公司丑闻已超过30起,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之内,创维、健力宝、伊利三家知名企业负责人的财务丑闻曝光。一时间,财务丑闻的阴影笼罩了中国脆弱的股市。
是上市企业出了问题,还是证监会监管不力?
午餐会上,北大光华金融系的张翼博士认为,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监管力度、企业所在地的经济状况等都会对公司丑闻的产生造成影响。
目前,张翼正在进行一项名为《法律、公司治理和公司丑闻》的研究,他选择了160家有财务丑闻的企业和状况相近的160家“干净”的企业对比,发现其中53家丑闻企业都存在两年以上的违规行为。
张翼研究时发现:董事长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不容易发生丑闻,“也就是说国企其实比民企容易违规”,这似乎与此前发生的创维涉嫌挪用4000万元资金等“丑闻”相矛盾。
对此,与会的另一位学者研究发现,“地方性和中小型国企比民企更容易违规,大量的银行坏账就是最明显的证明,只不过现在民企更受关注,新闻更多而已”。
青年学者在辩论中还抛出一个有价值的证据。张翼发现,相对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企业、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更容易违规;监事会方面,取得报酬的监事越多公司越容易违规。
这实际表现出公司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两方面的问题,而我国的丑闻公司在这两方面存在腐败现象。目前,为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国资委已经开始对国企管理层持股立法,严格控制187家中央企业。
此外,参会的近10位博士也对不同地区的公司丑闻作了有趣讨论。他们发现,由于沿海地区外资企业较多,接受外资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程度较深,丑闻公司的数量确实要比东北和中部地区要少。
学术午餐会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一种独特的学术沙龙,每周一次,由十几位研究者在一起激辩经济问题。这样的学术形式在美国很普遍,在国内则刚刚开始。
相关新闻:股民诉上市公司法院岂能作壁上观
“弱势”是相对而言的;相对公司、相对大股东或董事而言,小股东(也就是我们“股民”)就是弱势群体,小股民虽然包含各色人等,但调动资金的能力都不大。小股东当然有时也会无理取闹,并不是他们的每次哭诉后面都有本血泪账,小股东赔钱后也想委过他人,这不是法院不受理的理由,只要判他们败诉即可,但不应该剥夺他们的诉权。对质公堂是一种特殊的言论表达方式,弱势群体就更需要这种形式的表达。那些千方百计不让对方立案的人总是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全文]
日本股市信誉大跌 每10家上市公司就有1家骗人
调查发起前,西武铁道(Seibu Railway)承认,公司提供关于最大股东的虚假信息已长达40多年,目的是掩盖公司违反所有权规定的行为。[全文]
深交所将加大违规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处罚力度
张育军表示,深交所将加大对违规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的处罚力度,对于屡屡违规的公司,深交所将建议中国证监会考虑否决或延迟其再融资要求;在处罚中,深交所将更加注重追究个人的责任,对于违规情节恶劣的个人,深交所将公开认定其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或其他高管职务。[全文]
证券监管当局将力除上市公司不分红“劣习”
早在此前国务院九条意见已明确要求“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强制上市公司分红,力争“免红利所得税”,不分红的公司要限制再融资,正逐步在业内形成共识。此次修改后出台的规定正是针对近期各项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变化。[全文]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