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闪亮登场,是今年国内银行界的重大创新。尽管市场褒贬不一,其合规性也存在争议,不过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确是今年个人理财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相对储蓄优势明显
继光大银行首家推出年收益率为2.88%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后,民生、招商、中信银行等多家相继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而且收益一个比一个优厚,条件也越来越容易为投资者所接受。同样是一年期的10万元投资,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显然高于银行储蓄。以光大“阳光理财B计划”为例,其收益率为2.88%(税前),而同期定期存款为2.25%(税前)。如果储户购买10万元1年期产品,到期后可获得2304元的收益,而同期定期存款收益仅为1800元,收益增加的幅度达到了近30%。
一经面世备受追捧
人民币理财产品一经面世,就受到市场欢迎,吸引了大量储蓄资金的流入。因此,首先面世的几款产品条件相当苛刻,多数是面对银行VIP客户,不但门槛高,而且还有买产品带储蓄等附加条件。不过,随着加入这一阵营的银行越来越多,竞争也越发激烈。新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门槛大大降低。如中信实业银行将人民币理财的收益率推向目前市场的最高峰,1年期10万元以上额度收益为3%,且无须配比任何储蓄。而招商银行推出的人民币债券理财产品,提出“客户拥有提前终止的权利”,给投资者更多灵活性。同时,该行还配合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质押贷款服务,1年、2年期的人民币债券理财产品都可进行质押贷款,贷款利率按银行存款质押贷款利率执行。
争议颇多有待规范
人民币理财这一新兴事物也确存在着许多争议,一是名义收益率是否能兑现;二是投资这类产品究竟有什么风险,毕竟她与储蓄是不同的概念;三是长期产品会否受预期升息影响;四是同投资国债、基金等产品相比,她是否在收益率及流动性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就在各家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卖得正火的时候,银监会却一声令下,暂停了银行承诺保底收益的做法,并对各家银行提出“警示”:要注意风险控制。从此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也从“高声叫卖”走向了低调热销。
不过,争论归争论,人民币理财产品成为2004年最受追捧的个人理财产品,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 责任编辑: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