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年终岁末,中国石油界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首先是国际油价进入震荡期,目前有关专家的基本判断是,2005年国际油价将继续在40~50美元区间游走。其次是俄罗斯落子安纳线,这意味着几年来游说俄罗斯为中国大庆油田供油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获取原油资源。而11月底中航油因大量做空原油期货导致巨亏5.5亿美元的事件,则进一步引发了业界对国内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石油企业能否适应国际石油市场游戏规则的质疑。
现实的矛头直指中国目前的石油流通体制,石油业垄断格局将加快进入变革的前夜。
第四次涨价猜测
2004年度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已经三次上调。而11月初,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相继再次提高成品油出厂价的举动,引发了今年成品油零售市场第四次涨价的市场猜测。
中国石化此前表示,不可能无限度容忍在原油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却维持不变的状况。然而他们无法改变什么,调价的决定权在发改委手中。
发改委发布了不调价声明,并针对各地变相涨价的情况开展了大规模的价格检查。进入12月以来,纽约石油期价急挫20%,轻质原油价格迅速回落到41~43美元附近。在国际油价下跌和国内油价大检查的双重作用下,始于9、10月份的国内油品“抢购潮”才开始消退。然而,这一过程对石油上下游企业所带来的冲击,远不止损失利润这么简单。
由于缺少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冲击的缓冲器,在发改委有权决定成品油零售价格的前提下,两大石油垄断系统只能通过对内部生产和销售部门利益的调整和分配,来减轻国际原油价格对下游行业和终端消费者的影响。“这种对国际价格被动的接受和调整,以及对行政手段依赖的格局,一方面很容易令决策发生判断失误,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石油垄断企业无法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症结所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油专家对记者说。
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油价的判断不仅是国内石油巨头应该算清楚的成本收益账,更是整个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考虑的一个重要棋子。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算,国际原油价格(布伦特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中国的GDP将损失0.06%;即使按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的说法,这个数字也是0.05个百分点。
不过,专家认为,GDP的影响只是发展速度问题,油价高企带给中国经济更多的是通胀的压力。根据方正证券研究所的资料显示,中国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对原油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5亿吨、3.12亿吨和3.79亿吨,其中进口比例将逐步增加,分别为35.8%、43.9%和51.2%。绝对数量的增加不但影响GDP发展速度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可能带来的通胀给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认为,石油价格变动可通过三个主要途径影响中国的物价变化并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首先,石油价格直接推动中国物价上涨,这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因素;其次,因石油进口价格提高,中国生产环节成本随之提高,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第三,物价上涨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
“现在看来,油价不是单纯的能源的问题了,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战略能源。”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解定价死结
事实上,对油价最有决定权的还是国家发改委,它有权决定汽、柴油出厂的价格。而为了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安定,国家发改委和物价部门要审定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这使得国内油价的变化通常滞后于国际油价两三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国际油价发生的任何变化,都能让政府定价部门和相关企业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屡屡出现的油荒警报便是这一困境的真实写照。以中石化为例,从8月到现在几个月过去,国际油价每桶上涨了10多美元,由于国家对国内零售价格严格控制不能上涨,中石化炼制进口原油的各个炼厂都出现了进价低于销价的倒挂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得越多,赔得就越多;卖得越多,今年的利润指标就完成得越少。而利润指标是中石化考核其下属企业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从制度安排来看,炼油企业不积极生产,职工不积极售油,是很正常的企业行为。
而对于政府定价部门来说,不涨价的政策一方面不符合国家原来确定的油价定价机制,对企业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看似满足了消费者的愿望,但市场油荒加剧最终无油可供,消费者受到的损失反而更大。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