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尽管数家国际著名投行并不认同“减持”说法,但摩根大通等外资基金在2004年底的动作已经引起市场阵阵疑虑。
“‘鸡肋汤’(美味但无肉)是对中国市场的最好描述。当游资摸到碗底发现没有肉的时候,它们就会撤离。”摩根斯坦利亚太研究分析员娄刚在他的题为《鸡肋汤》的研究报告里如此判断。
红火了近一年的港股行情已经到达拐点?这对正在复苏的香港经济、对已经整装待发的内地银行股和国企股,显然不是好消息。
“双摩”退潮H股?
根据联交所公开资料 摩根大通2004年持有过近60只H股股份。除去新股,对比2003年底和2004年底的持仓情况,摩根大通增持的只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科龙电器等14只,而减仓则达到29只,且14只加仓股票中仍有几只出现在2004年12月10日摩根大规模抛售清单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最后一次披露持仓变动信息时,摩根大通更有17只H股持股比例低于总股本的5%。根据联交所规定:持股比例低于总股本5%以后将不再公开披露持仓变动信息。有分析人士认为,摩根大通极有可能已经从这17只H股中抽身而去,这其中包含了中海发展、华能电力、广船国际、重庆钢铁、鞍钢新轧等摩根大通曾经的重仓股。2003年底资料显示,彼时摩根大通持有这些股票比例都在总股本的10%以上。
“双摩”之另一极——摩根斯坦利虽然所持有H股数量远少于摩根大通,但仍有少数股份持股呈略微减少趋势。尤其在2004年12月20日,蒙牛乳业三个月禁售期一过就迫不及待抛出1.1亿股,套现了6.7亿多港元,显示出其浓浓的去意。
对此,摩根大通公关部的李艳梅对记者表示,这些交易数据并不完全代表摩根大通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因为其中这里涉及摩根大通业务的三个部分:基金、经纪和股票托管。在经纪业务中,摩根大通仅是客户交易指示的执行者;在托管方面,客户只是把股票存在摩根大通系统里。摩根大通基金的崔永昌则委婉表示,由于业务由多部分构成,基金方面谈减持原因并不合适。
“鸡肋”之辩
娄刚认为,在过去一段时间将H股行情推向历史高度的是投机资金,而非投资者信心。
娄刚分析:2004年11月加息后,内地占国民生产总值69%的固定资产投资会持续下降,物资材料价格也将随之走弱,上游生产企业利润受到挤压、外部需求变动以及净资产回报率下降,都会导致市场调整。娄刚还认为,即使长线投资人现在也只是买入流动性好的股票,风向一转就可能撤走。
香港亨达国际投资的黎伟成告诉记者,除了交易所资料显示跨国资金在减持H股之外, H股成交量在2004年底也有明显下降。例如2004年12月29日H股指数成分股成交量18亿元,只占大市的12%,明显低于10月份15%的水平和2004年初16%~18%的水平。黎认为,外资对H股的审慎态度,与他们对中国宏观调控成效的疑虑、对国企管理层素质的担忧有最为密切的关系。
而不久前凯基证券香港公司行政总裁邝民彬也曾表示,H股处于过高水平,风险正在增加。根据邝对环球资金流入情况的分析,过去10年中只有两次出现资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1993年和1997年。但根据当时经验,这种资金的持续流入都不会太长。
可以相参照的是,港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由最高时的7.70回落到目前7.76左右,显示资金流入的减缓。
资金回流欧美
去年以来,游资涌入香港赌人民币升值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它们难道会轻易撤离H股市场?
“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当然也是一个因素,但外资进入香港主要还是为了资本升值。人民币升值不可能升很多,10%已经了不得,但股票跌10%是很平常的事。如果外国资金对香港资本市场没信心,不会单单为了预期人民币会升值就来香港。”一位美资大投行的分析师对记者说。
对此番外资减持H股举动,该人士称,说明外资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下降,但关键还是市场吸引力在减弱。
该分析人士认为,外国资金如果看不到中国市场有更多机会,有可能转移到周边市场。也不排除亚太地区总规模收缩,返回欧美的可能性。
凯基证券香港分析师蔡铁康告诉记者,由于美元近期走强,使那些借美元炒亚洲股票的资金成本提高,短期内离开中资股并不奇怪。在全球股市缺少亮点的情况下,资金回流美元货币市场的可能性比较大。他认为,今年第一季度都会维持这种情况。
国企上市观望?
中国官方曾估计,2005年国有企业将在境外资本市场募集220亿美元,但娄刚指出,由于2004年下半年市场情绪不乐观,已有不少大型国企的香港上市计划延迟。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胡春力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大家对明年经济形势抱不太乐观的态度,游资的调整和移动是难免的。“据我了解,有很多准备到香港上市的企业现在都在观望。”胡春力说。
但胡认为,游资调整不是战略性的转移,而是景气循环下的短期市场调整。他认为,内地大型银行的上市计划不会太受行情左右,因为除了募集资金外,他们上市还有更多诉求,包括改制、内部调整等等。“但挑选好的时机是肯定的。”
蔡铁康对记者表示,投资者对中国的金融企业是有兴趣的,但如果内地金融企业2005年要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的情况很大程度上要看届时资金流向,其中美元走势会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
长远来讲,优质企业在港上市,将饼做大,会吸引更多资金进来,有利市场发展。
(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