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新年后上班第一天上午,上海档案馆外滩新馆5楼的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处,不时有市民走进来,填写申请表,拿出身份证,然后等待工作人员帮助找到所需的“红头文件”,坐在阅览桌边查阅(1月7日《人民日报》) 。
全数开放的档案馆,竟成了上海市民新年的好去处,这条新闻报道颇吸引笔者的眼球。档案馆既不是旅游胜地,也非闹市繁华地段,却能门庭若市,吸引众多的市民前来问询查看。只要一张身份证,便可查阅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红头文件”,诠释生活中的疑难和困惑,这无疑说明了“红头文件”已逐渐走进了普通百姓生活,成了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见证着“透明政府”的建设步伐在明显加快。
上海档案馆于2002年9月首次开设“现行文件阅览窗”,被视为档案馆从面向政府机构,转向面对社会公众的转折点。两年多来,已有8400多人次在档案馆查询过政府公开信息文件,最为集中的查询内容是关于房屋的文件,几乎占了查询人数的一半,其次是有关劳动保障和职工福利待遇、户籍规定等文件。从查询的内容来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公众聚焦的社会热点问题。
“红头文件”面向公众,其实是一个老话题。早几年前就有许多的民众要求政府职能部门揭开“红头文件”的神秘面纱。然这种民间呼声却一直难以如愿。这既影响了政府自身的行政行为,也制约了公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建设政治文明战略目标的提出,着力打造有限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透明政府已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形象的一种努力方向。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加强政务公开的同时,必须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红头文件”公诸于众,实行阳光化操作。让民众了解文件内容、熟知文件精神,从而理解、支持和配合政府工作,积极参与政府工作实行良性互动,这既是一种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的提升,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之举。
上海市档案馆由冷转热、由静变闹,便反映出了民众对事关国计民生“红头文件”的关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这是国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提高的一种体现。何况,政府公开“红头文件”,是对公众合法权益的尊重和有效保护,开通了了解民情、集聚民意、催生民力的“绿色通道”。从而构建了社会监督机制,提高了政府的诚信度,促进了依法行政、科学行政和民主行政,可说一举两得,互惠互利。
让“红头文件”走进百姓生活,这不仅是百姓的愿望,也是对政府服务能力的考验,事情虽小,却意义重大。当前在个别地方,“红头文件”直面公众仍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境遇,公开的范围不宽,内容不多,涉及的领域狭小,有形式主义之嫌。因而期盼上海市全数开放的作法,能在各级政府中推而广之。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