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谈到国际援助,我们头脑中便会蹦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国际主义”。从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到罗盛教在朝鲜因救异国落水儿童英勇献身,再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系列国际援助,许多都是在“国际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做出的举动。如果说,当时的国际援助带有很浓厚的国家意识,那么,在此次海啸灾难中的援助,则涌现出了一种新的“世界公民”意识。
印度洋海啸给东南亚、东亚一些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全世界发起了史无前例的国际援助,在某种程度上,现在各国的救助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赛,同时也是国际形象的比拼。作为离印度洋受灾地区距离最近的大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救援问题上,中国不仅迅速将表态付诸行动,还在以往援助的基础上,对印度洋地震海啸受灾国家再增加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消息一出立即赢得了中国人的喝彩,得到了世界的尊敬。这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主义精神的崭新表现,而这种表现更代表了广大中国公民的意志和心声,意义不同凡响。
值得一提的是,灾难发生后,海外诸多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的民间机构都踊跃组织捐款。很多中国公民不等国家慈善机构组织号召,已经纷纷倡言救助,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表现出一种可贵的世界公民意识。这显示出,在一些世界性事件中,公民个体已不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属性,而是与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组成休戚相关的“公民共同体”,将公民责任与道义放在普世情怀背景下予以考量。
在巨大的天灾人祸面前,全社会都会意识到,人类还有许多困境。这些困境是围绕着每一个人的,不论这些人是什么肤色,操什么语言,也不论这些人是什么身份,有什么信仰。因此,团结起来握紧双手对抗灾难,不仅仅是一种共识,更是作为世界公民的一种共同责任。
中国的民间援助,不仅让我们看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民素质的大幅提升,也看到了国家意志与公民意识的互动与贴近。而这,正是政治文明的显著表现。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