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先生发言 |
|
BUSINESS.SOHU.COM 2005年1月10日15:12
来源:[ 搜狐财经 ]
|
|
|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我今天想向各位简单谈一下我对财政政策转型的基本看法。
大家好,我知道今天下午时间非常宝贵,应该说明一下,本来不应该我先讲,还有其他几位专家,我应该先听他们的演讲,很抱歉,因为有一个飞机衔接的事情,安排我先讲,我在次对其他各位专家表示一下感谢。 我想大概十分钟左右,简单谈一下我对中国财政政策转型的基本看法,剩下大概15分钟时间在座各位提出你们关心的问题,我们交流讨论。
我想强调几个要点,我个人的看法,中国财政政策的转型,实际上在2004年已经启动,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明年要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是对2004年财政转型的定位和今后政策走向的指导,并不是说这个转型是在宣布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启动,因为从实际措施和各项安排,实际启动的现状看,2004年在实行针对通货膨胀为主要的控制和防范目标宏观调控的操作过程中,财政政策已经有一系列的变化,我在文稿里面列举了其中主要的事项,这些政策的调整变成足以使我们对整个财政政策的变化以转型来概括。
在2003年以前,总体的政策定位叫做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按照经济学的语言来说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004年实行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经济运行新阶段的通货膨胀为主要防范目标以后,财政政策从扩张的力度上明显下调,更多的注重有保有控,积极推进改革的事项,只不过在有关管理部门的掌握上,是刻意掌握为转弯但不急转弯,刹车但不急刹车,这是考虑我们宏观调控的条件和最大化的减少调控过程中的副作用,既要解决经济发展从原来的相对低靡的阶段进入新的高涨阶段的新问题,同时又要考虑各个方面的衔接和承受能力,当然在调控的过程中,实际上这一轮同原来扩张走向松紧适度和有所收缩的并不是以财政政策为代表性的事项安排。
98年的时候,扩大内需可以说积极财政政策的起动是一个代表性的事项,而2004年这一轮新的宏观调控更多是从抽紧银根方面。在一开始的阶段,如果作为研究者,我想客观地说,行政手段起了很大的作用,最代表性的就是铁本,铁本这种行政性的处置产生了杀一儆百的作用,使各个方面知道了最高决策层这次调整的决心,也知道高压线大致在什么位置,在铁本的处置之后,实际上更多的考虑了一些弹性的经济的柔和的手段,有一些具体项目也不是照着铁本的模式处理。比如有些观察家可以知道的,内蒙的代表性的希望集团包头附近的电解铝项目,违反了产业导向,但是具体处理是一个柔和的手段,从原来的500万吨收缩了一半,而不是采取简单性的把这个项目一刀砍掉的办法。财政政策的配套是按照这样一种转弯但不急转弯,松紧适度,注重结构来配合上去的。
现在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位,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我个人的理解就是现在2004年已经实行转型的这种政策的延续,怎么理解这个稳健?我知道在有关的综合部门之间,这个表述是有过争议的,财政部的领导层一开始提的表述是中性财政政策,或者中性导向的财政政策,另外一些部门不赞成用中性,最后妥协的结果,或者由中央工作会议一锤定音的表述,落实的字眼叫做“稳健”,这个表述比较含蓄,比较大众化,比较有弹性,一般的社会公众容易理解,政府的姿态就是稳稳当当把这个事情处理好,但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它的指向并不非常明显,总量上到底往哪边引导,字面上看不出来。所谓中性,从经济学的意义上理解相对清晰,至少要把财政的收支往平衡的方向引导,这才能成为中性。但是我知道,无论怎么表述,实际的政策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改变,基本的要领就是财政政策要在总量上由原来的扩张转为松紧适度,要把国债和赤字的规模下调,在结构上作为政策实施的着力点,有保有控,有保有压,在财政改革、税制改革方面积极进取,这是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这么多的因素不可能用一句话表示出来,总要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所以用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样一个表述也可以涵盖这些内容。
我认为它也只是一个在各个部门之间经过了一些争议以后,由我们国家具体的工作需要形成的一种带有含蓄的特征的工作性的语言,就好象积极财政政策,在提出的时候,经济学界有训练的人士可以领悟到是扩张的政策,但是宣传不这么讲,为什么呢?就是不让大众一下子觉得这个转变很突兀,采取了一个比较含蓄的积极财政政策的表述,而这次稳健同样是含蓄的有弹性的字眼。这是我向各位汇报的我对稳健政策定位的要点理解。如果从这样一些要点来看,我觉得今后一段时间,政策的要领无非还是要从总量方面可以得到明确的信号,就是我们的长期建设国债的安排规模和赤字的规模都要下调,在结构方面,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技术政策已经明确的区别对待会相应有所体现,比如国土整治、环境保护、三农问题的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科教兴国配套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方面重要事项等等都是在区别对待、有保有控里面在知识的事项里排得比较前的,当然也包括国防。
在总量控制赤字、增收节支方面会非常重视深化改革,2005明确是改革之年,东北已经率先启动的增值税转型有没有推到更大的范围,另外就是有没有可能尽快促使各方取得共识,起动并轨的程序,另外在政策体制方面,现在在各地已经实验的省管县还会得到积极的鼓励,在财政管理方面,预算的综合化、全程监督的管理方式,政策采购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等等,包括税费改革等方面的进一步深化都会成为重点的事项。我先汇报这样一些基本的看法,对财政政策的转型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做我自己认识的汇报。下面请在座的各位提出问题。 ( 责任编辑:马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