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印度洋地震和海啸造成的大劫难,使我们倍感灾情的严重。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为此而去掉了欢快的曲目,将为全人类的平安祝福贯穿于演出始终。虽然人类迄今尚不拥有驾驭自然灾害的秘诀,但人类终将战胜灾害,走出困境,迎来希望。
劫难,缺乏经验疏于防范
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遭受罕见地震海啸袭击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牵动着世界,援助带来了温暖。
面对灾害,人们也在思考。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家帕森认为,印度洋很少出现海啸,规模如此大的海啸更是凤毛麟角,这让印度洋沿岸国家放松了防灾的准备,也未对公众进行安全减灾的教育与指导。由于地震震中在海底,波动传递到海岸国家及城市至少需要1—2小时,如果沟通及时,预警信息渠道畅通,至少有相当多的人尚有逃生的机会。可见,“印度洋悲剧”既有历史原因和客观背景,也有因此疏于防范的主观原因。
平安,要探索“未知”灾害
刚刚过去的2004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就是:“总结今日经验,减轻未来灾害”,其核心是倡导对灾害要“学习”为先,人类必须学会与各种灾害与事故抗争,要在灾害中生存。面对不停息的事故与灾难,政府要支持安全、减灾建设,尤其要支持科学家对“未知的”灾害领域的探索,特别应研究一个区域在最大灾害状态下的应急机制及救援机制,真正地按地区安全质量去配置生产与生活。可以想象,有了这种研究在先的预案机制,人类会在灾害面前变得主动,不会总是无助地“挨打”。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确定每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及举行相关的活动,都是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国公众的防灾自觉性,提高预防综合能力和防灾自卫的文化意识。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系统而有效的学习教育。
挑战,在于如何应对“意外”
事实证明,灾情非但没有减少而且正变换着形式及频度向人类猛袭。所以,联合全球受灾各国,开发减灾技术和建立应急机制十分必要。如跨国界的自然灾害调查及定期综合分析已势在必行。中国要汲取哪些启示呢?笔者以为,研究中国在安全减灾上还有多少“空白点”,中国灾害区划落实到位了没有,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灾害等等,都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科技工作者的任务。
2003年非典事件使人们认识到:从未经历过的非传统、非典型、非对称、非常规的“另类安全”问题正在城市蔓延,其严重性在于人类对它们的规律“未知”。研究表明,多数非传统安全是从传统安全演变成新问题的,从而使不少传统灾害表现出新面孔和新危害。如攻击信息网络既损害城市公众权益,还威胁到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之所以引入非传统安全并非仅仅是为了一个新名词,而在于要以新思维去审视城市安全,使国家安全与城市安全并重,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
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即将召开,愿世界上更多国家和专家能从全球的视角去思考安全减灾的科学和管理,从而增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