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月11日的《羊城晚报》报道了广州市一些医院住院乱收费现象:巧(自)立名目超标收费重复收费,如“查房费”、“接瓶费”和“送检费”等;住院清单动辄几尺长,专业术语罗列犹如“天书”;5百元的住院清单近半属乱收费;而最离谱的是8元胶布错按8千元导管收费……
8元胶布收费8千元!这也“错”得太离谱了!让我想起一句话来:“有这么狠的吗”?
你说狠,但医院却另有一番“道理”:巧(自)立名目超标收费重复收费,那是因为医院开业时间短,收费软件存在不足之处;而8元胶布错按8千元导管收费,则是护士电脑输入出错……反正,医院强调的意思是:没有存心乱收费。只是笔者疑惑:电脑软件的毛病,还有护士的粗心大意,咋就只会多收费而不少收费?不过这也没什么,类似的解释听得多了。
对医疗乱收费现象,人们在痛恨之余,往往习惯于痛斥医院的无良。事实上对于医院来说,巧立名目乱收费可谓是:“不收白不收,收了不白收”。何以见得?风险低呗——如果,不幸被患者识穿,把多收的钱一退了之;没有被识穿,则横财滚滚、“袋袋平安”。如此便宜之事,何乐不为?何况,患者要识穿医院乱收费的“阳谋”还真不易,罗列的专业术语近似“天书”,你看得懂吗?
市场经济之下,讲的是“经济人”角色。因此,对于医院固有的强烈的“创收”冲动,实在很容易理解,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大家难以理解的和奇怪的是,对此类医疗乱收费现象,好像没人管。当然,说没人管那绝对是错的,卫生和物价部门不是正管着吗?而且,这些职能部门还三令五申,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文件、通知和禁令,一直在整顿医疗收费乱象嘛。只是,医疗收费乱象非但没能得到遏制,反呈愈演愈烈之势。这倒是令人困惑了。也许,我等只能慨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但我不禁又想:既然医院的乱收费行为可以不断创新,难道负责监管的职能部门就不能与时俱进?是监管不力,还是执法思维滞后,抑或是其它?医疗行业长期存在如斯严重的乱象,若仅仅强调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供需矛盾等客观因素,似乎又不是问题的全部,也难以令人信服。
如果说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为严,助长医疗收费乱象,那么职能部门对此乱象的麻木、容忍和反应迟钝,又使医疗收费乱象成为必然了。医疗收费实际上是“透而不明”,因为患者甚至不知医疗收费标准为何物。据悉,现行的《广州市医疗收费标准》(俗称“黄皮书”),为1999年制定发行的,至今已是”线本书“般珍贵,连医院里也不多,遑论市民人手一本进行核对?也就是说,这个医疗收费“黄皮书”成了稀缺资源。现代社会,掌握稀缺资源等于获得了优势。而这稀缺资源又恰好掌握在医患对弈中的强势一方——医院,这就使得本已因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弱势的患者处境更加不利。这样的医患博弈,患者岂能不任其宰割?其结果是,医院宰你千刀,你还蒙在鼓里。
好在,广州市物价局负责人也说了,新的医疗收费标准正在制定之中。这总算让广大患者有了遥远的期待。只是笔者希望,在新收费标准出台之前,先把现行收费标准执行好,纵使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俺也认了。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