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1月13日《新京报》报道了一宗震撼笔者心灵的新闻: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来自江苏农村、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一连两年靠在该校食堂捡别人吃剩的馒头维生,去年饭卡总共才花了8.35元,她省下每月140元的困难补助,决心用这笔钱攻读“双学位”。虽然该校膳食中心发现后决定为这名女生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直至毕业,同时在食堂为其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基本解决了她的果腹之忧,这件事依然让笔者的心情难以平静。
这名女生的困境,是否属于全国高校的一项纪录,由于并未列为高校和教育行政机关的统计范围,缺乏与左邻右舍的比较而难以判断。但是,她至少不是唯一标本,而是高校贫困学生的一个代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连一些职业乞丐也未必愿意吃别人的剩饭剩菜,一个被俗称为“天之骄子”的女大学生,却揉碎羞涩与自尊,让生存这样的“低级需求”主宰自己的行为。在她的“大义凛然”之外,我看到的更有仅靠个人力量难以排遣的无奈,以及社会贫富距离逐年拉大情况下校园部分贫困生渴望关爱的冰山一角。
据报道,这名女生的情况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八食堂张经理去年12月22日早饭后偶尔发现的。而她则已如此生活了两年,这也意味着她就在同学、工友的眼皮下生活了两年而无人问津。我在钦佩她的生存毅力与能力的同时,却难以对那些习惯剩饭剩菜以养活她的大学生们产生一点儿敬意。他们大都是靠父母和社会生活的消费者,经济上并不独立,但是,许多人却养成一种豪门阔少的派头,如果他们真的怜悯这位女同学,可以帮她买饭,可以向校方反映她的困境,唯独不应当我行我素地浪费粮食与菜肴。这位女生之得,恰恰是众多大学生和高校教育之失。高校在传授给大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并没有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授给他们。
人们时常用“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等词语来形容商品经济时代的人际关系和爱心缺失,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确都有忽视爱心、忽视同情心的不足。这名女生越是坦然面对周围留下剩饭剩菜的同学,越是心如止水,就越多地折射出她的行为已成周围人眼中熟视无睹的习惯,就越发令人心痛。
幸而,高校贫困生的生存状态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国家在加大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还要求高校从收费中拿出10%来扶助贫困生。笔者认为,比从经济上扶助贫困生更重要的,恐怕是从校园师生员工到社会各界对高校贫困生状态的关爱。关爱贫困生,就该从自己身边做起。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