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这个局里,股东们的喧嚣令人生厌,
而沉默的债权银行、供应商、销售商和员工们的利益却被忽视了
健力宝产业链里的资金乱流
2004年11月25日,记者来到佛山市三水区。在一条名为健力宝路的南段,坐落着健力宝集团生产基地。厂区正大门口,两名保安警惕地注意着来往人员与车辆。大门口两边由湖北某公司信托部赠送的两只大石狮子威武依旧,基座上刻写着的“中国魔水”四个字,依然十分清晰。记者试图进到厂区,但被门卫拦住了。据门卫讲,工厂现在生产正常,祝维沙、叶红汉以及宋德平都不在厂里。
随后,记者来到了北门,这里是货物进出的唯一通道。大门口上方,一条“振兴民族品牌 我们始终不懈”的横幅被南国少见的寒风撕扯着。透过大门,可以看到一栋厂房里正在运转着的生产线。北大门口的门卫证实,政府接管后,健力宝的生产经营恢复了正常,运送原料的车辆每天都有几十台次。
记者在北大门口守候了30多分钟,先后有12辆运送纸箱、易拉罐、塑料瓶等包装物的车辆进入厂区。其间,3辆装载着易拉罐装健力宝的车辆出厂,记者打的跟随其中一辆前往健力宝的仓库,健力宝的经销商都是从仓库里提货的。位于三水区南丰路上的健力宝张边仓库门口停放着4台河北、陕西、黑龙江等地牌照的重型货车,黑龙江牌照的货车司机讲,他在这里排队拉货,要把货运送到佳木斯市,由于进厂的车辆较多,他已经等了10多分钟了。
记者不被允许进入仓库区。一名在该仓库工作了1年半的门卫称,政府接管后是全班生产,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生产都没有开足马力。
如外界所言,健力宝的确已经恢复了正常生产。然而,其前提是三水区政府的接管、“复产小组”的介入。但是,政府接管只能是过渡,健力宝的真正经管者仍然缺位。
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为恢复生产,三水区政府筹措了两亿资金投入健力宝。此前,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是,健力宝由于资金链断裂,才导致2004年被接连多次转手。
债权银行保持信贷规模
“1月20日是个观察点,很可能决定健力宝的命运。”1月14日,广东某国有银行健力宝项目负责人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据了解,与健力宝发生信贷关系的,几乎囊括整个华南银行界,工、农、中、建、广发、光大、招商、兴业等8家银行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放贷,贷款总额逾20亿。其中,仅有一笔贷款因健力宝股权之争逾期,属自然人贷款。每月20日是还息的日子,健力宝短期贷款比例高达90%,利息能否按时支付,是否将发生逾期,成了各行关注焦点。
据银行人士估算,健力宝近两个月的利息支出总共约一千万。而按照以往惯例,春节期间健力宝可以销售两到三亿元,所以这笔利息其实不用太过担心。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对健力宝的信贷意向,银行普遍存在不同认识。信贷业务部门对“复产小组”的复产效果颇具信心,认为有“持续合作价值”;而风险控制部门则主张对到期贷款不再续贷,理由是股权之争很可能对健力宝的上下游供应产生负面影响。
现在的经营班子是由三水本地人组建的“复产小组”在主导。对此,债权银行希望尽快恢复到正常经营状态,保持领导团队的稳定。他们认为,如果过了春节销售旺季,领导层还没有明确,很可能影响到新的经销商进入。
在债权银行看来,来自上游制罐厂的影响不大,集团公司拖欠的货款属于内部欠款,且同属一家债权银行,可以缓期执行。
记者了解到,目前主要债权银行在着重评估股权变更对健力宝经营的影响程度,并以此来评估信贷规模。当前,主要债权银行总行的决定是,对健力宝不增加贷款也不压缩信贷规模。
银行方面透露的原因是,债权银行了解到健力宝出现了经销商预付6个月货款的现象。另外,原来银行担心现在生产一片忙碌是在消化以前积压的定单,因为政府接管前,曾经停工10天,但事实上,已经有大量新增定单。
资金链条
“健力宝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是有的,因为所需资金本来就不多。”健力宝某离任高层一语惊人。
他透露,由于采取给供应商延期付款,让销售商提前付款等措施,健力宝可以延迟支付四五个亿资金,也就是说,有四五个亿可以自己循环。因此,事实上,健力宝正常运转对现金的需求量不是很大。
“健力宝生产缺乏资金的说法,在三水区政府接管后已被证实是错误的。”张海也如此说。
健力宝制罐厂以期货的方式向美国波尔公司采购铝材,健力宝制罐厂以90天期的长期信用证循环支付。建厂20年来,健力宝集团都是要求经销商提前1到5个月交纳货款,单货款就可以收取数亿元。此外,健力宝还向经销商收取保证金,最高时是全年销售额的20%,现在是8%-12%,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仅2003年11月、12月和2004年1月,健力宝三个月的总销售额就为6个亿。张海在任时,健力宝用于循环的资金最高不超过2亿元。
另外,从采购到销售,健力宝集团最长可有270天的时间差,经销商的货款和保证金完全可以投入生产过程中,并用产出所得利润归还到期应付款项,只要这个循环不中断,健力宝就可以运转下去。健力宝饮料的毛利率是零售价格的50%(瓶罐每个成本0.7元,一箱24罐,售价41.5元,其它成本主要是糖、香精、添加剂、水电、工资、折旧、物流,纸箱每个0.7元)。这就是健力宝的“无缝产业链”。
健力宝集团财经部证实,如严格按照上述供应链,维持健力宝正常运转只需要4000万元左右流动资金(其中,销售人员工资700万,制罐2000万,纸箱800万,物流300到500万),否则,需要1.5亿元流动资金。显然,与经销商维持良好关系,是保持循环不中断的关键,而健力宝每向供应链前端投入2000万,就可以获得1亿产值。
就上述说法,记者先后向健力宝对外投资部等多个部门进行了求证。
一曹姓主管提供的财务资料显示,至少截止2004年4月,健力宝集团和下属公司的盈利能力还算可以。
健力宝制罐厂60%的产品供应健力宝集团自己,40%供应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两家企业向健力宝制罐厂订下的都是全年采购合同,健力宝制罐厂每年从这一块的盈利就达到2500万元。这个中国最大的制罐厂,几年来都是盈利的:2002年盈利6000万,2003年盈利8000万,2004年1到6月盈利4000万。健力宝塑料厂也是盈利的:2002年盈利2000万元,2003年盈利4000万元。
数据显示,2004年8月前,健力宝主要公司在银行都是A、AA评级,二级分厂的负债率都不超过50%,其中最高授信等级为4A。
在一些已经离任的健力宝高层看来,健力宝的资金在2004年4月以后出现问题,核心原因在于上述“无缝”供应链的循环出现了问题,当权者没有处理好与销售商的关系。导致这些状况出现的原因是,熟悉上述运作过程、维持上述循环的健力宝原销售、财务、人力等总监在2004年4月以后被大规模调整,导致债权人上门讨债,经销商、供应商亦都蜂拥到三水要钱。
引发上述变故的直接原因则是股权之争。
张祝之争与股权乱象
张祝之争起源于2003年底。
2003年12月,张海提出健力宝增资4亿元,但遭到祝维沙等人强烈反对。张海继而提出收购所有股份,开价6亿元人民币(这是当初收购健力宝的价格),外加2年多以来的分红,但祝维沙坚持不能低于8亿元。理由是此前不久,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健力宝品牌价值102.16亿元。祝认为,张海以数亿元就想拿过去,是在“坑害”他们。
事实上,从2002年收购健力宝到2004年4月,祝维沙基本上放手让张海在健力宝折腾。张海在任期间,做了一些大动作,但外界对他的批评亦不绝于耳。
2003年春节期间,张海、叶红汉在达能广州公司高层的陪同下,包专机飞赴新加坡,会见达能亚太区总裁,商谈与达能合作事宜。当时,张海、叶红汉试图把健力宝的饮料业剥离出来,与达能合作,整合、捆绑两者营销渠道,打造饮料业第一军团。
国际上饮料业第一军团,年销售额是60亿元到100亿元,健力宝依靠自己的能力要进入第一军团极端困难,当时预测至少需要5年。健力宝与达能在产品结构、品牌、营销渠道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互补性。达能与健力宝年销售额都是20多亿元,双方预测,两者整合后销售业绩可以提高10%-20%,也即两者的销售总额可以突破五六十亿元,“一举进入国际饮料业第一军团。”
健力宝与达能高层达成共识,并草签了一个合作协议,双方计划成立一个各占50%股份的新的合资公司,整合双方旗下的所有品牌、营销渠道。健力宝内部人员透露,叶红汉还曾让健力宝有关部门制作了与达能正式的合同文本,并翻译了相关资料。
但就在健力宝雄心勃勃冲击“饮料业第一军团”的时候,健力宝内部突然“兵变”,祝维沙等人的一批亲信进驻健力宝,取代了张海任命的几个主要高管人员。此时,张海正在海南潜水度假,当他浮出海面的时候,健力宝已经改天换地。张海被电话告知,他已被免去了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和总裁职务。
而据知情人透露,当初祝维沙以个人名义收购健力宝股权的资金,是从香港上市公司裕兴数码抽取的公款,香港廉正公署为此曾对祝展开过调查,这或许也是裕兴数码停牌至今的原因。祝维沙希望通过出售健力宝变现,尽快将资金归还裕兴数码,但与达能的合作使他难以短期变现。只有亲自掌控健力宝,祝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
其实,早在2004年1月,祝维沙就开始频频插手健力宝的事务。接管后,祝维沙逐步将张海任命的财务总监、行政总监等高管人员解聘,换成了他从裕兴数码带去的心腹。但此时,祝维沙已经开始找下家,包括与统一在内的多家企业谈判出售事宜,但这些计划一个个破灭。最后,祝维沙选择了李志达。
2004年11月16日,李志达高调入主健力宝,但12月7日,三水区政府派出“复产小组”宣布暂时接管健力宝。第二天政府贴出公告,勒令李志达等收购方成员“不得再进入健力宝集团及属下各公司”。之后,健力宝的账目和公章被法院查封,公司账户被冻结。
对此,汇中天恒对外宣称,他们被三水区政府“赶”了出去,而此前他们已经为恢复健力宝的生产投入近2亿元。但张海随后宣称,汇中天恒实际支付的没有那么多,且有一亿资金是直接给了祝维沙等人。
令人不解的是,几名健力宝现任干部透露,其实,在三水区进驻之前,李志达等人就已经有了“撤出”的迹象。
三水区政府介入前一周的周五,是李志达答应给健力宝员工补发工资的日子,当天,2000万资金已经划到了李志达在广州公司的账上,健力宝的员工也都在工资表上签了字,马上要到财务室领工资了。就在此时,财务室突然接到电话,暂停发放工资,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健力宝员工们大为惊讶——汇中天恒派驻健力宝的10多名员工,立即买了机票,以“度假”的名义悉数撤走。一直到第二周的周二,汇中天恒派驻健力宝员工才陆续回到广州,但没有全部回去。
此时,三水区政府已经得到“汇中天恒派不干了”的汇报,这是导致政府接管的直接原因。
健力宝多名中层干部证实,在政府的接管过程中,汇中天恒派驻代表当场请示了北京总部,在得到“配合交接”的指示后才交接给“复产小组”的。一些健力宝干部据此认为,“汇中天恒的确是不想再干了”。
张海此后也指责李志达“收购前将健力宝夸得如一朵花,收购后将健力宝贬得一文不值,明显不是诚心做健力宝的。”
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就此上演。也许,在这场纷争中,谁是最终的赢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力宝能够尽快进入真正良性发展。
(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