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吴雨珊 北京报道
北辰东路8号,曾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提供过新闻中心服务的地方,这几日跟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一万多亿的不良贷款走向有了联系。
2005年1月18日开始,中国银监会和各地银监局的头头脑脑们齐聚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商讨2005年中国银行业大计,不良资产是一个核心关键词。
而此刻,北京冬日的窗外,过去几年中担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重任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正在饱受非议。近日国家审计署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结果显示,四家AMC被查出多种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共发现案件线索38件、涉案资金67亿元。
作为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下降的最主要推动者和监督者,接下来的这一年,银监会依然任重而道远。
不良贷款“虚减”
据银监会统计,2004年底,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指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为171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比年初下降了4.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了3946亿元。
然而,数字背后却似乎有些“技术性”水分。
“技术性的‘虚减不良贷款’确实存在”——这是是次银监会2005年度工作会议传出的一个信息。
银监会统计部主任刘成相在会上直言:“商业银行可能通过贷款重组、借新还旧等形式,将不良贷款显现的时间延后,达到本期不良贷款下降的目标……商业银行当年或短期的不良贷款的下降有很大的操作余地。”
一位银监分局的监管官员曾苦笑着告诉记者,当地一家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居然在一年里下降了七八个百分点,“虽然当期的双降指标是完成了,但很不正常。”
刘成相进一步指出,如果只注重考核商业银行当年或短期的不良贷款变化情况,或过分强调当年的不良贷款监管成效,容易造成商业银行的短期行为和弄虚作假。
反过来说,如果监管方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将短期效果考核变成长期持续观察,银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必然收敛,或者自行败露。因为,银行在短期内“虚减不良贷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绝非长久之计——如果某一个时期不良贷款的下降是通过耗用过多银行财务资源取得的,这种下降必然难以持续。
参会的人们发现,2005年可能会是银监会堵住不良贷款孳生漏洞的新元年。在会上,银监会发布了新元年的七项计划,包括贷款分类偏离度考核、建立贷款迁徙统计制度、综合考核贷款损失率等。而总体思路则可用一句话概括:建立信用风险全面监管的新模式,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131家银行大抽查
“为什么国家花钱买了一批又一批(不良贷款),结果又出现了?为什么监管部门总是追在商业银行后面给它们擦屁股?”一位参会的银监会人士深有感触,“如果提早一些对每一笔贷款的变化了然于胸,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18日的会议上,银监会宣布了它在2005年的一个新举措,就是对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实行两项新的不良贷款管理办法,一是贷款分类偏离度监测,二是贷款迁徙变化情况监测。
此前的一项重大举措是,2004年1月1日起,全国主要的商业银行都开始实行贷款五级分类。
知情人士称,此次会后,一场大检查即将拉开帏幕。银监会今年上半年的一项新任务就是,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1家城市商业银行和4家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营业部是必查单位,各省分行将单独进行抽样,而其他商业银行将统一排队进行不等概率抽样法(PPS法)抽样调查,最后的结果统一汇总到银监会统计部。
抽查内容谓之“贷款分类偏离度”,通俗地说,就是贷款分类真实性。通过检查,掌握银行贷款分类的真实性,如果不够真实,甚至可以测算出不真实的程度。
“过去的检查没有科学性,查一个算一个,有时候银行专门挑好的或专门挑差的给你检查。”上述人士说,“现在建立在统计抽样的基础上,可以从一个点科学地推算到整个银行。不光知道贷款分类有没有偏差,还知道偏离的程度。”
例如,一家银行贷款总额为500亿元,自己确定不良贷款为50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10%。而监管部门检查后确认新增加不良贷款10亿元,调整后不良贷款的比例就是12%。这样,这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的绝对偏离度就是2个百分点。
检查的一个结果可能是,这些银行的利润和资本充足率等关键数据的真实性将大白于天下。因为,贷款分类的真实性将直接影响到银行准备金缺口的大小,由此影响到银行的利润和资本充足率。贷款分类一旦调整,后面的一系列数据都将发生变化。
此外,4家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和3家政策性银行还将在今年上半年实施贷款质量迁徙情况统计制度。令非专业人士难解的“贷款迁徙变化”,实际上是指贷款由正常变为关注,或由可疑变为次级等转移变化的情况。
“就是关注哪一些贷款怎么从好贷款一步一步发展到不良的,怎么从程度比较轻的不良贷款一步一步变成程度比较重的。”前述银监会人士解释说。
过去,传统的信贷管理流程可谓“虎头蛇尾”式——绝大多数的信贷员和贷审官员把精力集中在发放贷款的前期审查上,贷款发放出去以后就疏于管理了,结果是,贷前的优质客户在无人管理之下,变成了贷后的不良客户。
新的监测办法就有意堵住贷后管理这个大漏洞,让信贷员们能够对每笔贷款的转移变化有精细的观察,从而避免好贷款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不良。“对贷款风险的静态管理变成了动态管理,在贷款运行的过程中进行监测,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一位银监会人士评价说。
此外,银监会2005年计划中还有一个亮点,让银行在大众面前更加透明。
2004年,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32家城市商业银行相继发布年报,相对于过去“银行信息是秘密”的老观念而言,已算一次飞跃式的进步。在会上,银监会公开表扬了招行、民生、华夏、浦发、上海银行等,认为他们的信息披露工作水平较高,也批评个别国有商业银行披露的未分配利润与真实情况相差很大。
不少金融专家注意到,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年报并不完善,缺失一些本应在披露之列的科目。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在本次大会上表示,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实质性的改革阶段,为了避免因仓促的真实披露而引发被动局面,故暂时采取简化披露的方式。但他同时表示:“简化披露只是改革中的过渡型措施,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步做到真实、全面的信息披露。”
摸清工农行“家底”
在大规模抽查和全面推行新管理方式之余,银监会还计划对不同的银行进行分类考核和差别监管,避免“模式化”和“一刀切”。
本次分“类”颇有新意,在国有商业银行这一类别里,首次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建两行分开来。
对工行和农行的监管思路是,趁其还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革,对其进行准确的贷款五级分类,把不良贷款的“家底”摸清,以确保将来改革过程中注资、核销一次到位,预防股改后不良贷款反弹。
具体来说,就是在2005年对工行和农行重点监管两点,一是不良贷款双降,二是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监督其准确、严格地进行贷款五级分类。
对于已经获得国家注资、股改至中途的中行和建行,银监会的监测目标锁定在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看其是否能达到国际良好银行的水平,以验证改革后的成效和进度。
2004年底,中、建两行不良贷款比率已经分别降至5.12%和3.7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也分别达到了71.70%和69.90%。然而他们面临的另一个考验是,必须将其巨额的非信贷资产也纳入五级分类的范围,按五级分类口径对全部资产的质量进行考核,将不良资产比率持续控制在3%—5%。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经营状况最好的群体,但2004年涉及金融业的几桩大案,如德隆事件、铁本事件,仍然有数家股份制银行陷身其间。因此,银监会把重点放在了集团客户、关联贷款以及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知情人士透露,在会上,广东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被给予了重点关注。
一年内“消灭”最差银行
本次会议上,监管部门首次提出了部分较差银行退出市场的时间表。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消灭经营状况较差、各项监测指标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最后一类行,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完成高风险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置工作。
所谓“最后一类行”,指的是去年银监会监管二部在城市商业银行中进行内部评级,依照资本充足率、资产安全状况、公司治理机制、盈利状况等标准,把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划分为6类,其中有5家左右资产质量最差的银行成为第六类行。
不久前,银监会副主席史纪良透露,在690多家城市信用社中,真正能够正常经营的、周转的大体上只有300家,还有将近300家已经停业整顿,还没有最终退出市场。
史纪良表示,市场退出,有生有死。但金融机构市场的退出非常复杂,对于关闭的金融机构,一般由中央借款归还十万以内的中小客户本息,而对企事业的存款如何清偿至今没有找出一个好的办法。他举例说,包括海发行在内的许多退出机构还敞着口,没有真正地划上句号。
( 责任编辑:飞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