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年1月13日,北京――为期两天的“中美大豆贸易及风险管理研讨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这次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大豆分会、美国大豆协会和美国大豆基金会联合组织的研讨会,旨在共商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挑战的方法,为大豆贸易的持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来自中国大豆贸易、加工企业和美国大豆生产、贸易界代表共20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农业部、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美驻华使馆有关官员等应邀出席并致辞。
近年来,中国的大豆产量逐渐提高。但是中国食用大豆的消费量也在迅速增长,预计每年高达840万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增加了对肉、禽、水产品,以及牛奶、禽蛋的需求,继而带动了对牲畜饲料的强劲需求,而现代营养均衡饲料所需的主要蛋白原料就是大豆粕。即使按照目前的加工比率,国产大豆供应量仍只能满足约40%的用作加工豆粕和豆油的大豆需求。国内大豆产量即使实现计划中的增产也很难赶上大豆需求的预期增长。因此,为保证中国能够长期获得稳定可靠的大豆供应,战略性贸易伙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004年中国大豆的进口量预计超过2000万吨。以每年接近50亿美元的贸易总值,大豆已成为中国最大宗的农产品进口商品。目前,美国是对华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在过去的六年中,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大豆的最大出口市场。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绪岷在开幕致辞中对研讨会的召开和中美两国相关机构对此研讨会的关注程度表示高兴。曹会长表示,“为维护中美大豆贸易双方的权益,使贸易在更加公平、健康的轨道上顺利发展,彼此间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开展包括行业信息共享、纠纷处理、贸易规则培训、考察等方面的合作。”
美国大豆协会总裁尼尔·布雷迪霍福特强调,美国大豆农户承诺通过提供高品质和有价格竞争力的美国大豆来保证中国用户获得成功。“中国是美国大豆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美国大豆行业视中国进口商和加工商为珍贵的合作伙伴,并将继续同他们一起努力保证稳定持久的贸易环境和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布雷迪霍福特补充说。
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豆出口商和进口商双方相互了解在大豆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并相信畅通的贸易信息和高超的采购决策将有助于进口商消除农产品贸易中不可避免的价格波动和风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研讨会一个特定的目的是强调中国或美国的期货市场在规避风险方面的价值,研讨会还将帮助进口商更好地了解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商们所使用的一些更为高深的风险管理工具。
在两天的会议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伯尼·丹的发言回应了一些市场参与者对期货交易的担心,“在我看来,对于中国以及其它正经历着重要经济发展的国家而言,不给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通向全球期货市场的渠道才是实际的风险之所在。”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提供的成熟的交易机制旨在通过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公开平台来消除农业经济中的不可预见性的因素。”丹补充说。“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首次访问中国的二十年后,我高兴地看到我们的关系今天仍继续增进和发展。”
研讨会期间,主办者还向出席会议的人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政策中心主任黄季焜先生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经济学教授罗思高先生的一项主要学术研究结果。该项研究是受美国大豆协会的委托对大豆进口对中国农业和粮食加工行业所作出的贡献进行调查研究。
( 责任编辑:漂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