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搜狐财经特约撰稿人 侯宁
近期,中国股市似乎又到了微妙的时点。“C股”叫停、新股询价、印花税下调等政策利好让投资者将死的心有些颤动,而华电国际的接轨价发行也令市场人士浮想联翩:跌破1200的股市到底向何处去?新股询价制实行的市场到底“便宜”了谁?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和参与这个市场?如此种种,不能不让人陷入沉思。
依笔者之见,C股叫停说明了管理层开始重视市场的声音,投资者利益首次得到切实关注,意义自然不容忽视;而印花税下调乃是题中之意,早该如此,因此其利好效应也便打了折扣。要说是利好,也属于长期利好,短期效应是其次的。反倒是新股询价发行兼备了短期和长期效应,该引起投资者足够的重视。如果将询价制和“全流通”结合起来思考,便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事实上,股票如何发行,其意义是不容置疑的。“高溢价”发行虽为“股权分置”所致,但“一家说了算”,缺乏询价制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解决股票发行的价格“合理化”问题,就不能不从这两方面下手。 如今,全流通没有启动,股权分置依旧搁置,却开始了股票的询价发行,自然会引发一些不良的效应。而且,目前的询价发行制度本身也有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在股权分置的前提下询价,询出来的价格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参与询价的机构在通过自己考察、券商报告等了解公司质地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的出价和非流通股价格、每股净资产的差距。对他们而言,这三个价格越接近越好,所以,一般而言,这样询价最好的结果便是发行价格接近净资产;而对已经拥有H股的股票,机构们还要参考H股的价格。这样,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华电国际1月20日公布的发行价区间最终确定为2.3-2.52元。因为1月19日那天,华电的H股为2.3元,折合成人民币为2.44元。这至少说明,机构并不认同A股目前的价格体系。他们考虑的因素要多得多。如此,则意味着2005年之后,我们熟悉的A股价格将进入重新估值阶段。而在股权分置解决后,股票价格的再度估值仍然不可避免。只不过,那时的估值到可能挟全流通的利好向上买一个台阶。
至于有人所谓机构博弈抬高发行价格的情况,我想若要发生,也只能有两种情况:1,公司质地好的很,且前景非常之好;2,机构发生非理性恶性竞争。而事实上,这两种倾向出现的概率非常低,除非其中蕴藏着一个“制度性阴谋”。
其次,从目前的询价制可以看到,参与询价的机构是有条件的,而符合条件的机构目前也就100多家,这使得众多不符合条件的机构无法参与询价,而众多散户更被询家制度排斥在场外。也正因如此,笔者才在此前的文章中认为,老股民们如果在下一步的全流通实践中得不到足够的补偿,则注定已经成了“稳定大局”利益驱使下被送出去“和亲的公主”。名头是上帝,是栋梁,是公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的投资者在对高溢价下的中国股市做了贡献后,如今却要面对这样一堆需要重新估值的股票了!
当然,对于中国想要参与询价的机构而言,拿些便宜货的梦想也由于一些杠杆而破灭,自然也是觉得不公平的。因为,什么才叫有资格呢?这确实也是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试想,如果巴菲特不是超级富翁,而只是一个有头脑人,并领导着一个有一定投资能力的普通小机构,你能认为它不合格吗?
再次,此前机构询价中,一个重要的文件便是那份由承销商等推出的“价值评估报告”。应该说,这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投资报告,但根据规定,这样的报告却只能提供给参与询价的合格机构。这对众多其他机构和散户是否构成“内幕信息”呢?因为同样是参与投资,有些机构能有这样的参照,而其他机构、个人投资者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合理么?再说,这份报告对参与询价的机构是否又构成诱导性“投资建议”呢?如此,岂不违反了投资咨询业的大忌?
反过来说,如果把这份报告公诸于众,却又不符合投资咨询的有关法规。如此悖论,管理层又如何解决?
总之,笔者如上的几点分析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此次询价制“利好”的背后,有着众多的“利空”,市场参与者因此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而有特权的,却只有参与询价的那几十家机构!如此,“特权询价”的结果便可能是依旧是“特权价格”!
这样看来,2.3--2.52的华电发行价便依然存疑:是真得询出了这样的地板价呢还是为了上市后的价格拉动?如果是前者,则股市的价值中心依然会在电力股、大盘股的牵引下向1200以下运行,结果便是绝大部分股票的股价全部接近净资产或跌破净资产,从而导致“补偿论”的破产;而如果是后者,则大盘就此逐步走出低迷便可以期待。如果在大盘向上运行一段后在辅以补偿性全流通,则中国股市的大牛市就绝不是痴人说梦了。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