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邮储资金分三路试水银行业 学者认为批发银行应是邮储的合适定位
以往外界对邮储资金“只存不贷”、给国家造成包袱的批评比比皆是。不过,业内人士称,一年多以来,邮政储蓄资金积极出击,已昭示了未来邮储银行可能的运作模式。
邮储资金已进入银行业三大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曾刚博士介绍,从2003年9月开始,邮储资金已进入了三个领域: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商业银行办理协议存款、购买商业银行转让的资产。三种业务均与普通百姓生活无关,属于批发银行业务。由于资金充沛,邮政储蓄机构从事这些业务有较大优势。
就银行间债券市场而言,在2004年中,国家邮政储汇局在该市场的结算量已接近1700亿元,排名高居第28位。业内人士称,邮储资金在该市场一是从事低风险的国债逆回购,二是投向协议存款。
国债逆回购其实是一种短期贷款,其他金融机构用国债做抵押向邮储机构借入资金。而协议存款是国家邮政储汇局把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实际为后两者提供了长期资金来源。
曾刚指出,股份制银行非常欢迎邮政储蓄的协议存款,因为前者的吸储能力较弱,协议存款有助于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而协议存款的收益可观。
购买商业银行转让的资产是邮储资金运用的新领域,即商业银行为增强资金流动性,把尚未到期的贷款卖给国家邮政储汇局。
事实上,在2003年邮储改革时,央行还允许邮储资金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为急需资金的银行提供短期、临时的资金。该业务的收益率较高,去年12月份的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7%。但业内人士称,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邮储资金很少涉足该业务。
邮储银行未来可能定位于批发银行业务
曾刚表示,目前邮储资金的运作均限于批发银行业务,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这可能也是未来邮储银行较为合适的定位。
由于自身软硬件限制,邮政储蓄机构不必像商业银行一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所谓“第五大银行”说法并不现实。邮储银行可利用网络优势,大力拓展汇兑业务和代收费等中间业务。
国外经验显示,邮政储蓄主要服务于国家经济一定的发展阶段,作为政府筹集资金用于投资的重要手段,在完成经济发展的赶超过程后,邮政储蓄便纷纷转型。以日本为例,2001年3月之后,邮局可以全额运作新增的邮储资金,主要涉及购买国债、货币市场交易和少数几种抵押贷款,同时也为居民提供汇款、结算和融资服务。
(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