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有关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并轨问题上,反对者所持的主要理由是担心由此会影响外资的流入,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清楚外资流入一个国家的动因。
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中,对跨国公司来讲,问题不在于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进行生产,而在于在哪里配置生产设施的效率最高。因此,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需求方,其要下的功夫应该主要集中在如何确保与提高投资者经营效率所需的条件和政策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际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继续构成国际投资的主体,而那些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具有区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反而不如发达国家对跨国公司更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种情形在我国也广泛存在,跨国公司对经济发达城市和中心经济区的投资热情,要远远高于新制定了许多优惠引资政策的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投资兴趣。
我们可以将各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引资政策是最初级、最原始的政策,采取的手段主要是优惠政策,比如减税、免税等等。这也是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时采取的吸引外资的主要手段,但是这个政策作为一个量的政策很容易被各国所竞相仿效。第二阶段的引资政策,是各国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中间,有针对性地根据本国的要素条件所形成的产业化政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公关、联络等互动过程吸引这些公司或某一家跨国公司到本国投资。也就是说,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在采取政策优惠以后,还要提供一个非常优良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商业环境。而第三阶段的引资政策发生了重要调整。因为许多跨国公司在战略调整中间,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把着眼点放在它本身的核心能力上面,而把其他很多产品和工序外包出去,让其他厂家来做,这样就减轻了许多负担,而且提高了公司本身的灵活性和适应多变的世界市场的反应能力。如果哪一个地区的企业能够迅速成长为跨国公司外包的合作伙伴,那么这个地区就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或者某个行业的跨国公司的热点地区。
而商务部研究院于1月14日发布的“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出,我国吸引外资的方式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该调查显示,跨国公司未来扩大对我国投资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各产业的市场规模和高增长率。
的确,大型跨国公司由于其目标利益具有长远性,因此格外注重东道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和政策的稳定性与透明度等对其长远经营活动影响较大的因素。对东道国的优惠政策他们却缺乏兴趣,因为一般说来优惠政策越多,东道国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越差,越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我们同时要注意的是,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往往追求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利润最大化,而东道国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本国产业、部门发展的需要。当跨国公司的目标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时,就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消极影响。
而要使两者重叠、利益的交叉实现最大化,就需要中国制定相关合适的政策,促使其跨国投资行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而旨在将对外资的普惠制改成特惠制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显然就是这样一个我国主动出击对外资进行选择的政策。(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