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黎稚平
上海报道
2005年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已经不断见诸媒体,夏斌此时提出新的论点:“不要高估货币政策的作用。”
他认为,2005年在金融监管政策力度加大、资本市场和社会融资格局没有大的起色的背景下,对信贷规模的调控而言,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不要高估货币政策的作用。
谁阻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传递?“透明度是货币政策传导中重要的前提,货币政策委员会可以改进的工作还有很多。”一位人行资深人士提出自己的看法。
为何低于预期?
“货币政策出台后往往不能见到预期的效果,央行需要认真检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人行研究人士指出当前货币政策的困境。
在困境的背后,则是在货币政策左右为难的央行。
一方面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缺失,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限。央行某支行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货币现在不是央行主动发出来的,而是由于外汇占款的增长很快而被动地发出来的。”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4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为6099.32亿美元,激增的外汇储备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首先从货币供应上失源。在此之前,中国与美联储还是正率差,如果提高利率以抑制货币的增长,会因为利差变大、资本流入更多,增加投放人民币。因而,央行7次调整准备金率,其被认为是货币政策中最严厉的手段之一。
在央行南宁工作会议上,周小川表示,2005年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均为15%,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
前述央行官员表示,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很多国家不再以货币供应量来调节货币政策。央行确实也在改变。周小川在去年举行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高级研讨会”上演讲时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有赖于传导机制。价格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价格机制发挥的作用比想象的要好得多。我国已开始逐步注重价格型工具的运用。例如,在今年初通货膨胀压力初步显现时,央行调整了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这就是转变的反映之一。
不过,目前利率调控在中国的效用也颇为引人关注。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从去年下半年的情况看,当时通货膨胀超过5%,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别为1.98%和5.31%,造成一个实际利率为负,一个实际利率为零,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造成了严重的扭曲。“利率操作在现阶段已经遇到了瓶颈。”该专家称。
该专家还认为,造成目前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核心就是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不透明,则无法正确地引导市场预期,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也有实际影响。
透明度引导预期
一位参加“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高级研讨会”的美联储官员曾提出,央行要适当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这样才能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来负责制定实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依据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涉及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并提出建议。
目前货币政策委员会按季度在央行网站上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其中包括货币信贷概况、货币政策操作、 金融市场分析、宏观经济分析、预测与展望。应该说,中国货币政策已经逐渐走向公开。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更希望能够了解决策的方法和过程,从而更好地判断货币政策的走向。正如夏斌所说,透明度的增加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保证决策的有效性”。
不过夏斌并不认为透明度可以带来很大作用,“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加不一定加快传导机制的建设。”他告诉记者,“透明度增加可以公开引导预期,对外发出一个信号,同时可以加大决策者的责任。”而引导预期也正是央行的责任所在。
“货币政策执行中,如何形成决策、可能出现的政策方式、以及传导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都应该公布于众。”前述人行官员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应该决策的目标、过程、结果三公开。”
决策的目标公开,即影响到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央行已经形成了公开、定期发布政策报告的制度。但是如何实现稳健的目标,采用的方法及可能的手段,央行并未提及。
决策的过程公开,即决策依据的宏观经济信息——使用哪些经济数据;根据目前的数据,如何来进行分析,如何建立经济模型;央行预测分析的信息披露。其中最重要的是预测,预测是否透明对货币政策的执行起到关键性作用。在预测中,我们可以了解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官员对预测的偏好,对形势的判断,可以解决普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第三个需要公开的是决策结果。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有决策后的公告,很少提及会议纪录投票纪录。而这些可以让我们了解货币政策趋势、通过分析看看哪些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也便于货币政策的决策信息更有效地传达到基层。同时也可以如夏斌所言,加大决策者的责任,发现哪些货币政策委员做出最好的判断。
“提高透明度、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才可能使货币政策传导效用提高,”该人士认为,“只有每个人都可以判断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并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可能畅通。”
央行“透明”方向
在欧美国家,决策信息的发布已经做得非常完备,并成为外界判断货币政策的风向标。
美联储在每次货币政策会议即将开始之前公布棕皮书,主要提供12个储备区的区域经济状况。棕皮书的内容包括与当地商业巨头的谈话以及该地区的统计报告分析。11个联邦储备银行的综述报告放在开头。
在会议结束2个月之后,公开市场委员会对外发表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包括上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问题以及结论,还包括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以及有表决权人员对一些问题的赞成与否。
英格兰银行也是一样。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会议结束后立即向金融市场和媒体公布决策和新闻稿,并且在两周后的周三上午公布会议纪要。该会议纪要必须得到委员们的同意。主要内容是:总结委员们对自上次会议以来经济发展情况的讨论。回顾各种战术上的考虑及支持政策措施的论据,清楚阐述在哪些重点问题、经济分析和决策上存在不同意见。最后为投票情况。会议纪要记录谁投了什么票,但对于所有的评论和意见则不说明发言人,以鼓励在例会上进行自由、坦诚的讨论。
经货币政策委员会同意后,英格兰银行每季度发布《通货膨胀报告》及相关预测。主要内容是:回顾该季度做出的货币政策决策,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最新预测。该季度召开的例会的会议纪要作为《通货膨胀报告》的附录。
国外的货币政策逐渐提高透明度,中国显然还有待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并没有对信息披露做出硬性要求。记录各种意见、货币政策议案的会议纪要,只在中国人民银行报请国务院批准或备案有关货币政策或其他事项的时候,报送国务院。外界对于相应决策并不了解。
不过,央行已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在央行网站货币政策研究栏里,有一份关于《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委员会、英格兰货币政策委员会和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货币政策制定执行情况。在央行网站上出现这样的信息,是否预示着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改革的决心。
这只是货币政策需要改变的一个细节。而细节关乎大局。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