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年2月26日,由《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2005年宏观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对2005年的宏观经济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看法。搜狐财经频道作为网络协办对此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报道。
问题:我想问一下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改革的关系,以前商业银行只是基金的托管人,现在它既是托管人也是管理人,对于风险控制方面能不能谈一些具体的措施?
易纲:关于有关的条例我没有认真看,所以我不好回答。第二个问题,银行要赚钱,要扩大利润空间,要把更多的社会资金转到资本上去,从这个上来讲我认为还是比较有意义的,你要问银行的改革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我感觉不到有什么关系,至于你会问到混业等问题我还是想说,商业银行办基金管理公司,还是坚持着商业银行的原则,因为他是拿着本金注册的公司,因此商业银行和他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他们是分别受着不同管理部门的不同的管理条例监管的。
问题:我想我刚才可能是非常兴奋地听到了孙总说建行的说明书已经基本成型了,我想问一下关于上市的问题,中行建行是不是更倾向于在伦敦上市?而不是纽约?原因是不是纽约上市成本比较高?监管比较严?如果四个银行上市的话,对于中行建行的利益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选择的?
第二个问题,前面有一位汇金的副董事长,我刚才提问的时候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对前一阵中行的大案还有建行的基金失窃案他是怎么看的?然后这位副总跟我说,这个跟我们没有关系,你要问一下建行,如果你懂公司法章程的话,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想问一下他说的话应该怎么理解,如果我可能听错的话,请谢总帮他回答一下,我提给他的这个问题。非常感谢。
谢平:请不要把一些商业银行对汇金的拜访看得太严重了,那没有什么,你们不要太过敏了。
第二件事,中国的银行业,中国的国有银行出现的这种刑事案件的概率是比其他国家的银行要多,因为我这个同学很巧,前几年我吃饱没事儿干的时候,专门研究过这个案子问题,一本本书翻,而且你们可以在Google上随便点击一下,啪,出来一堆(笑),最近几年建行的案子整个损失量大概也有那么几个亿,就是在Google网上被搜索到的,这就是一个概率,这个案子本身是一个概率问题,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概过去十多年来,工农中建的案子,百万以上我们叫大案,按照原来纪委的定义叫大案,工农中建过去十多年来,大案每年大概是10到15起,但是它的损失远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小得多,比起那些不良贷款的损失,比起那一个项目砸进去的损失不知道要小多少,案子损失只在总损失的不到3%,这可能你们都想象不到,所以说工农中建最大的损失还是不良贷款问题,而不良贷款问题是跟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制度,各方面的管理制度有关系的。还有就是这个案子的发生,大部分是在支行,我们也统计过,这就说明,这些环节的内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你管不了你倒推,也就是说比较高一级的省行,地市中支这些管理,可能在这方面,犯罪分子从犯案得到的收益可能划不来,他不如从创造不良贷款得到的收益比这大(笑、掌声)!我在网上也专门说过,这些案子过去几年看,抓住了就枪毙。所以这个应该说,所有的行最近几年对这些东西一直在加强管理,我们可以定义为这种案子在工农中建是小概率事件,无论从数学哪个角度判断,它的损失,它的发案率,它的发案时间,尽管经过媒体炒作觉得好象特别大,但是从概率上看,还是小概率。
孙涤:还要补充几句这个比外国银行是多的案子,而且这一两年比过去七八年、八九年好多了。
谢平:还有一个应该注意到,随着改革,最大的一个东西是什么呢?计算机集中了,IT发达了,所以慢慢底下的人的机会就没了,在技术改造过程当中,现在各行不是都在推嘛,把数据并过去,在并的过程中,有些老案躲不过去了,必然暴露出来,除非你下面犯了案你把钱填上,你要填不上,明天就要暴露,所以这个原因也说明,改革逐步逐步深入深入,你看这些老案子,全都出来。当然我对这个问题可以一说说半天,我有好多研究成果,一下子时间也没有了,但是总体来讲应该有一个概念,就是两家行要加强管理,尽量减少类似事件,而且随着改革逐步深入,有个别的案件暴露出来,也是在所难免的。
孙涤:我插一句,我觉得有些记者朋友很有意思,他提的问题好象可以形容到陷阱问题,虽然没有问到我,还是做一个旁白,刚才他说建行的招股书基本成型,我想我刚才的讲话没有这个意思,因为这里很多行内人士都知道,招股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上市前一刻才能成型,所以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不存在一个基本成型的问题。
(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