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三农”问题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详,但知名国情专家胡鞍钢却提出,中国其实存在着“四农”问题,除人们常常提到的“三农”问题外,还有一个农民工问题。他认为,这一问题正越来越突出,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刚刚从国外考察归来的胡鞍钢教授一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十年,中国“四农”问题日渐突出:一九九四年全国大约有四千万农民工外出打工,今天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一点三亿,从而使“三农”问题演化为“四农”问题。它虽已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但相对于中国八亿农村人口、五亿农村劳动力来说,这一迁移过程仅仅是个开始,还将延续到二0三0年甚至更长时间。
胡鞍钢称,“四农”问题的本质很明显是“一国两制”问题,即中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城乡两种不同身份居民的制度安排,让农民工处在一个“既不着(农)村,也不着城(市)”的环境里,使农民工个人收入转移支付、个人及家庭的公共服务形成一个巨大缺口。他举例说,由于没有向农民工及时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导致数百农民工大逃亡,才产生了二00三年的SARS危机。正是这样一个重大的危机出现,也加快了中国对农民工政策的调整。
这位国情专家介绍说,中国的农民工政策可分为红灯、黄灯、绿灯三个阶段,红灯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一九八四年,基本上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黄灯阶段从一九八四年到上个世纪末,允许农民自带干粮进城,但农民进城实际上还有违当地政府的就业、居住等规则;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在第十个五年规划中首次明确要促进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并提出每年八百万的目标,农民工政策由此步入绿灯阶段。
但政策上的“绿灯”尚未解决本质上的“一国两制”问题,农民工问题因此日益凸显。胡鞍钢称,中国沿海地区也是农民工主要聚集区,应该率先完成“一省(市)两制”到“一省(市)一制”的转变,进而推动实现“一国一制”。他呼吁沿海地区不仅要善待农民工,关键还要服务农民工,使他们为当地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使他们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并分享成果。
胡鞍钢表示,解决“四农”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农民工成为市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它将成为继土地改革、“大包干”之后中国农民的“第三次解放”,并将加速中国发展,同时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阅读:
惊闻农民工最有安全感
2005年2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零点调查公司的一份关于社会安全感的调查报告,报告称,“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居民的安全感相当高。即使在社会安全感较低的广州,其居民安全感也在50%左右,比纽约、华盛顿等大都市都要高。”对此结论笔者虽然深表怀疑但并不妄评。值得一说的是报告在这岁尾年关给农民工发了个特大红包,“在中国中等偏上收入人群安全感最低,农民工最高。”对此,零点调查公司的理由是,低收入人群没什么钱,自然也很少会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侵袭。这则新闻真是一份年终厚礼,当个穷人多好!……全文
愿就业新政改善上亿农民工务工处境
农历鸡年新春伊始,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群体纷纷首选长三角地区作为进城务工的落脚地。农民工首选长三角,冲着两大“优惠条件”而来,其一,长三角地区的平均用工资相对高于珠三角等其它集中吸纳农民工的地区;其二,到长三角务工的手续相对简化些。……全文
关注农民工更多需求
春节前,广大农民工大多拿到了足额工资,回家过了个好年。春节已过,农民工又离乡返城,开始辛苦的打工生活。在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之后,他们还有更多的需求,我们应对此予以关注,并尽可能解决。……全文
(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