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理性逃债者越来越多,截至2004年10月, 2004年10月份,北京的王先生用35万元买了一辆国产奥迪,不到两个月他就后悔不迭,车价纷纷跳水,“现在这款车不到30万呀。”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副总。
不过和他的一位同事相比,他还能找到点心理平衡,因为他没贷款买车。“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每月还贷的钱都够再买一台车的”。王先生说。
王先生的那位同事想必比较郁闷,不过,很多汽车贷款消费者开始采用一种策略——理性逃债。消费者认为自己“非常不划算”,据王先生说,等他同事的贷款还掉了,会发现他能买好几辆同样的车。
还有一个因素是,“汽车降价太快太多,有的经销商三下两下就破产了,买车的人当然不如不还款。”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汽车部何晓东说。
更大的痛楚在银行,银行的车贷和车市一起遭遇严冬,越来越多的理性逃债者更是让银行车贷雪上加霜,延续了两年的车贷神话在最辉煌的刹那被终结。
根据有关报道,截至2004年10月,1833亿元的汽车信贷余额中,呆账就高达1000亿元。一直作为四大商业银行汽车信贷风向标的农行承认,风险“非常棘手”。据该行个人业务部一位人士介绍,农业银行目前车贷业务的逾期率为2.2%,总金额约9亿元。
2004年的最后一个月,对于车市的绝望已成定局。12月的一天,太阳高照。北京亚运村车市的销售人员也显得比较庸懒。一位业务员干脆拒绝了一项上门生意。“那个客户月收入是4000元左右,他那样的情况根本贷不到款。”
殃及池鱼
“不胜唏嘘”,回想一下两年前后的沧海桑田,一位商业银行个人金融部的项目经理感慨万千。
2002年汽车信贷一片火爆。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当年的成绩是:汽车金融服务中心的业务增量是该行全体业务增量的3倍。利润是成本的2倍。建设银行是在各大银行中率先开始分出专业性的车贷服务。他们成立汽车金融服务中心仅两个月时间,个人汽车贷款余额就已经突破1亿元。 交通银行当年的成绩是,汽车信贷完成“几个亿”的增长,比2001年翻了两番。
汽车消费贷款的增长速度惊人,据统计,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在刚起步的1998年的4亿元,2002年各银行是700多亿元,2003年底各商业银行的汽车贷款余额突破1800亿元。
而2004年却如同急刹车,最近的统计结果是,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仅仅1833亿元。
几乎所有的指责都归结到2004年宏观调控导致汽车行情暗淡,银行车贷是被殃及的池鱼。
从2004年3月开始,整个车市一路下滑,生产厂商开始还是很乐观,认为2003年的火爆还会持续,所以几乎每一家整车厂都照常排产,等车市低迷已成定局之时,一辆辆车已经安装完毕压在车库,厂家把出了厂但卖不出去的车一股脑全给了经销商。“部分厂商把库存车压给经销商,以缓解企业库存压力,增加渠道销量,尽力接近年初定下的庞大销售计划,有的企业月销量的60%以上是在最后两天实现的,方法是压迫经销商吃进。”何晓东说。
这样当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促销以减少损失,车价开始轮番跳水,但消费者是买涨不买跌,厂商只能进一步降价。
祸 根
事实上,汽车贷款消费者逃债只是银行风险暴露的导火索而已。两年前汽车信贷的高利润和低风险,让各家银行因争夺市场而无视各类防范规定,祸根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了。
北京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部项目经理介绍说,汽车信贷市场的竞争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首付款的高低,一是贷款期限的长短。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对这两方面都曾作出规定,但实际上现在各大银行早已自行其是,纷纷降低门槛。
根据央行的规定,采用质押的形式购车,最低的首付额是贷款总额的20%;采用第三方担保的形式,最低则是40%;采用抵押的形式最低是30%。
但银行的惯性做法是,对客户的首付,不管什么形式都降低到了贷款总额的10%左右,甚至有的开始实施零首付。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汽车不比房产,属于动产,难以控制。而且房产有升值的机会,而汽车从买到手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贬值。同时贷款期限也相应延长,央行规定的是3-5年,但现在银行自己实行的一般是8年左右。
“银行并不是不知道风险,但你不这样做,别人就这样做,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没有别的选择,”一位银行人士表示。
降低的门槛的还不止这些。规范的运做模式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由保险公司推出购车信用保证保险,但现在这种方法已经差不多没有了。“因为经销商和客户都嫌麻烦。”当然还有费用高的问题。
在规范的模式中,保险公司承担了90%-100%的风险,经销商承担了10%左右的风险,银行的风险被分散,大大降低。但现实的做法是,银行的车贷业务80%是和经销商合作,由经销商提供一定的保证金直接担保,这样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是很难转移的。“经销商的保证金是10万至100万元。而贷款的额度可能就上亿元。”这位经理说。
他认为,经销商的担保不能完全防范风险。“如果真正发生大面积的车贷风险,经销商的实力、资金根本承担不起。”
现实的做法还有一项内容就是简化手续。汽车信贷繁琐的手续的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抱怨,为了求快,汽车“假单子”开始出现。“单子”指的是汽车销售大票。银行发放贷款一般是以经销商的汽车大票和车辆购置发票为抵押登记。 这些“单子”会有购车人的姓名、车驾号、车辆生产日期等等,相当于身份证。但现在很多银行提前放款,后补“单子”,“甚至一些重要凭证都是复印件”,一业内人士说。
车贷与房贷不相同的是,在房贷上,银行能与开发商签订回购协议,一旦开发商不能按时还贷,银行还有可能挽回自己的损失。而汽车属于“高速变动、高速消费”的产品,银行收回汽车意义不大,而且其中手续繁琐,从资产追回、起诉到资产处理,要经过各种环节,中间费用算起来也不小。
但2002——2003汽车行情火爆,大部分银行认为,只要做到了真实销售,还款一般没有大问题。但银行没有想到,2004年真实销售就出了问题,因为事先的疏于防范,事后的漏洞已经难以弥补。
开始小心翼翼
业内普遍把2004年10月1日人民银行发布新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作为银行踩刹车的预兆。不过专业人士认为,人民银行这个时候发布新法,只是表现了一次“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不成熟信贷市场,意义并不是很大。
各家银行对此也均讳莫如深。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宣传处人士说,估计各个银行都差不多,这个时候是不会说什么的。倒是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表明其态度,2005年1月重新制定该行个贷包括车贷和房贷管理办法。
各家银行还有一个比较隐蔽的想法,虽然央行总政策出台,但下放到各个省和地区解释或执行起来可能就很不一样。“具体运做的商业银行还在等待。”何晓东说。
不过,各家银行都已经对汽车信贷小心翼翼。
“按照当初的设想,汽车贷款应该是一年比一年多,2002年和2003年的汽车贷款比例是30%左右,我们估计2004年应该超过35%。可没想到目前通过银行贷款买车的还不到10%,比2001年还要低。”一家汽车经销商的销售经理说。
据了解,最近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汽车市场有关政策,如果没有变化,明年仍然会是汽车信贷的寒冬。
目前,一些咨询顾问公司,比如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建议银行做的是,把钱贷给“优质消费群”,比如购买价格比较高的车的用户;有着稳定的收入、较高的职位的人,或者是企业主等;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信用观念的人。
外资冲动
“如果明年汽车市场仍和今年一样,那么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可能会扩张得很厉害。”何晓东说。
实际上,就在新汽贷办法下来不久,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就开始行动。比如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不久前正式开业,大众、丰田和福特等汽车金融公司亦表示将陆续开始运作。
出人意料的是,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没有立即开展对消费者提供贷款,而是选择对经销商进行贷款。主要是考虑到,帮助经销商度过“艰苦时期”,目前车市低迷,经销商的利润迅速缩水,经销商纷纷产生“离心力”,厂商以“4S”为核心的经销商体系开始动摇。外资汽车金融公司需要巩固自己的经销商体系,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因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以“4S”为核心的经销商体系,是以厂商为主导进行建设和拓展的。在厂商的指导和管理下,经销商销售、维修厂商的产品。同时,厂商也透过这一网络增强自己的实力,如协助经销商从事二手车业务,并将进一步通过经销商提供消费信贷。这样,使经销商更加将自己的利益与厂商捆绑在一起,将经销商置于厂商的战车之上。(详情请见《经济》杂志1,2月号)
(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