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经济日报 农村版 乌裕尔
由于政策好,加上天帮忙,刚刚过去的一年,对广大农民来讲,的确令人喜悦。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将超过6%,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
然而,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合唱声中,也有不和谐的音符,这就是,在粮价大幅回升的同时,棉花价格却逆市而降,给种棉农民的增收带来很大影响。
这些年,农民正在学习跟着市场走。随着2003年棉价的大幅上扬,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也异常高涨。哪成想,市场说变就变,2004年棉价大跌,市场又给农民上了一课。
市场波动,价格抑扬,背后总是有原因的。作为分散的农户,很难把握,但政府却是有手段可以调节的。事实上,国家也的确付诸了行动。2003年3月成立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其担负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平抑国内棉花市场。乌裕尔请读者想想,如果中储棉真的按这一要求去平抑棉花市场,棉农会不会少受些损失呢?
然而事实却相反,请从新华社的报道中,看看中储棉干的好事:2003年8月开始,国内棉花价格一路走高,以致国内棉花市场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出现一股“炒棉热”。中储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闯进市场的。2003年10月,中储棉突然决定进口15万吨棉花;随后几个月又陆续进口了十多万吨。乌裕尔提请读者注意,中储棉进口棉花可不是用来平抑市场的,而是“捂在手里,待价而沽”,“将部分棉花销售给作为中间商的各地省级棉麻公司,助其层层加价”。
结果呢?结果真的很不幸。2004年3月开始,国内棉花价格开始逐渐走低,中储棉不幸被套牢,亏损已近10亿元。
本应维护棉花市场稳定,却大规模参与市场逐利,是“中储棉事件”的根本所在。说白了,在中储棉领导的脑子里,只有小团体的利益,没有广大棉农的利益,没有国家的利益。这样的机构,还要它何用?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