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1年,一位研究生写的《真不好意思,我是研究生》被媒体刊载后,研究生和导师数量悬殊、僧多粥少、研究生扩招后整体质量下降的问题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在,这种局面有望得到彻底扭转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透露“教育部将对研究生招生规模做出合理的调整。根据办学条件、科研经费、师资力量等来确定招生规模。比如根据老师能够提供给研究生助教、助研的机会来合理确定每一个学校、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导师的研究生招生数量”,据悉,这一计划将在明年开始实施(3月2日《竞报》报道)。
尽管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笔者仍旧不乐观,在研究生扩招政策实施了这么多年后,教育部出台“限制导师招生数量”这样的政策,恐怕研究生导师在数量上也要来个“大跃进”。笔者这种担忧并不是毫无根据: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一个茶壶几十个杯”的局面已经出现,2006年的研究生招生(还要维持现在的规模抑或进一步扩招),在师资已经不足的前提下,还要出台限制导师招生人数的规定,岂不是雪上加霜?所以,一些高校为了保证研究生规模,免不了要走大幅度增加研究生导师人数这条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瑞龙教授曾经指出研究生导师队伍“有时间的没水平,有水平的没时间”,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老师还尖锐地说:“其实导师队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数量,而是导师本身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责任心”。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研究生师资队伍的构建,在某种程度上比扩招研究生、限制导师的招生人数意义要大得多。这就带来另外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现行的研究生师资队伍质量都良莠不齐的情况下,高校如何能再搞研究生导师“大跃进”?如何确保新进研究生导师的质量?
限制现有导师的招生人数,一部分“准研究生”就必然要“分流”,所以笔者不反对增加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但是在这个师资队伍的扩充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适度和适量,决不可“牺牲质量盲目追求数量”,否则以后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就没有多大的含金量了。因此,教育部必须未雨绸缪,防范导师“大跃进”现象的出现。
另外,教育部的规划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漏洞:没有指出谁将是确定每个研究生导师招生数量的权力主体。所以,在现实操作中可能带来新的弊端,比如决定权还是归各高校的话,导师还是带几十个研究生就可以被辩解“我们有足够的研究生助教、助研机会作为后盾”,一个好的制度将沦为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架子”。在这方面,我觉得我国可以效仿德国、日本的做法:由国家教育部明文规定每个研究生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鉴于我们的国情,笔者认为教育部可以设置一个比较合理的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上限,至于具体的数目还是由导师和高校自己“量力而行”比较好。
有一点我们不妨大胆预测,教育部此项“限招”规定出台后,“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增多”和“研究生导师招生人数受限”将展开一场博弈,2006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至多能跟2005年的大抵持平,抑或者要开始“缩水”。不过,为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千秋大业,牺牲一点规模和速度,又算得了什么呢?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