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消费维权----社会生活的永恒话题
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是全社会的需求。在整个消费体系中,人们从法律、道德、经济等各个层面对消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以保护和约束。但由于法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认识不统一、践诺不到位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和接受方不免就会产生难以统一和调和的异议和矛盾,而这类焦点问题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对消费维权极具现实和前瞻意义的思考和呼唤。可以说,对消费过程中具有倾向性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深入地剖析和探讨,将会对完善整体消费环境,提高社会维权意识,进而保证市场经济体系有效运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作为我国舆论监督和消费维权的先锋,始终坚持“打假扶优、两翼推进”的工作方针,一贯秉承“质量万里行要天天行”的指示精神,时刻注重发挥质量万里行的优势和特色,以实际行动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永不褪色的消费维权大旗。在全党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周围,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之际,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决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消费维权工作为基础,发起中国消费维权论坛活动,并争取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关注和支持下,将其办成一项代表消费呼声,反映维权实况,提供决策参考,指导工作实际的权威论坛。
理智维权----消费文明的必然要求
目前,尽管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各相关维权机构工作也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投诉维权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与消费者的利益诉求表达客观愿望仍有很大差距。而我们不愿看到的是在这种差距面前确有一部分消费者动辄以“弱者”自居,在非理性消费后又做出非理智维权的行为。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网络统计显示,消费欺诈、恶意退货、以及以威胁、恐吓为手段,以索取巨额赔偿或发泄私愤为目的要挟式投诉等情况已成消费维权领域的共性问题。面对这些非理性的消费维权行为,厂商则成了弱势方,因为害怕曝光,害怕这类消费者过激行为的弥散负效应,往往采取“无原则退让”,“花钱消灾”,“花钱保名声”,否则,即使上了法庭,官司赢了,名声一样受损。一些采取“要挟式投诉”的消费者正是抓住厂商这种忌惮心理进行欺诈,甚至是敲诈。实际上这是目前我国消费市场机制不健全,消费者群体不成熟,对媒体宣传的心理承受和辨别力不强,独立性不强的畸形表现。
针对此种现状,我们将“理性消费、理智维权”确定为首届中国消费维权论坛主题,以期通过社会各界的研讨和呼吁,在全社会创造更加成熟的消费环境,倡导更加规范的维权意识,促使我们的消费心理更加理性,维权行为更加理智。同时充分发挥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维权职能,积极受理投诉,最大限度地消除矛盾,化解冲突,维护稳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