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3月15日上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外汇业务全面合作协议,中国银行由此成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5月份即将首次推出的8种外币间汇率产品交易的市场做市商。此举表明,我国外汇交易开始走向多元化、国际化。
银行间外汇市场自1994年成立以来,不仅改变了市场分割、汇率不统一的局面,而且还奠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前提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基础。银行间外汇市场1994年成交量仅为408亿美元,2004年市场成交量一举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创记录的2090.41亿美元。
十年的发展表明,银行间外汇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为我国结售汇制度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央行宏观调控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向间接的转变,为外汇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市场基础,推动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顺利实现。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加快了外汇市场业务和技术创新的步伐:1994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成立初期,只有美元和港币两个币种的交易,1995年增加了日元对人民币的交易,2002年增加了欧元对人民币交易,并且在小币种交易上试行了做市商制度,以活跃交易、提高流动性。这两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围绕构建全球交易平台为核心内容,一直在着手准备为其会员银行提供各种外币买卖交易功能和清算便利。
在经过长时间市场调研和多次交流与谈判的基础上,外汇交易中心最终选定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荷兰银行、荷兰商业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等9家中、外资银行作为外币买卖的做市商,并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国际著名机构路透公司作为交易系统的开发商,国内中软公司为清算系统的开发商。而初期推出的外汇交易品种则是美元/港元、美元/日元、美元/英镑、美元/瑞士法郎、美元/澳元、美元/加元、美元/欧元、欧元/日元等8种目前国际市场上主要交易品种。
外币买卖业务是金融市场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推出将有助于发展和完善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丰富交易品种,活跃国内外汇市场交易,为今后中国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可有效解决目前国内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风险评级和规模限制无法在国际外汇市场直接参与外汇交易的局限性,畅通外汇交易渠道;通过活跃外汇市场渠道,理顺外汇市场供求,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将来人民币逐步走向完全可兑换提供试验平台和决策依据。
另外,推出银行间外币买卖业务,引入国际外汇市场一流银行进行报价,在提高国内外汇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为国内银行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报价,将更好地满足国内银行外汇投资和避险需求,从而提高国内外汇资金使用效率,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外币买卖项目引入国外成熟的电子做市商机制,引入国际先进的电子交易系统,与国际一流银行研究和探讨交易模式和市场机制等市场建设问题,有助于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接轨,有助于完善中国外汇市场微观运行机制,从而有助于中国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外币买卖系统的建设为人民币相关产品的交易提供了试验平台,从而有助于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升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市场化程度。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在出席“2005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时所指出的那样,要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我国即将推出的8种外币间汇率产品交易的市场做市商制度,将为加快培育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奠定基础。
( 责任编辑:张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