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很多时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的事,从很多方面看都像一部好莱坞式的悬念剧,上周在伊朗举行的欧佩克会议也是如此。3月15日,欧佩克会议前,国际油价突破了55美元大关;3月16日,欧佩克会议后,宣布增产50万桶,结果油价不跌反升,创下55.46美元的历史记录;3月17日,欧佩克发表声明,若油价继续高企,将考虑再增产50万桶;3月18日,油价以56.72美元再度刷新历史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在全球金融领域,有几个数字就像伊辛巴耶娃的撑竿跳一样,总是在持续不断地修改其历史最高记录,比如美国的赤字、油价、美元、亚洲的外汇储备。不断刷新的记录在令人麻木的同时,似乎也在预示着这部金融悬念剧正在向其剧情的高潮加速推进,至少一个运行了数年的金融周期已经出现了要走到尽头的迹象。
不过,对于这些数字的累积最后将导致怎样一个令人惊诧的高潮结局,人们并无太多线索可寻。就像《大话西游》里的台词,“我看到了开头,但我猜不到这结局”。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原本就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进一步复杂化了,如今全球金融领域的很多现象并不是凭经济逻辑,至少不是以往传统的经济逻辑可以参透的,关于这一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之间非正常的反向关系,以及中国股市在政策和市场之间的背离,是两个长期的案例。
同样反常的,还有今年3月突然转了性子的国际油价。从历史数据看,3月应是油价相对疲软的时期,但今年3月以来,国际油价却一再刷新历史记录。对于欧佩克来说,油价飙升本不应该成为令他们心烦的事,因为保持油价上升从来就是这个组织的根本目的,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的美国,早已被飙升的油价搞得如坐针毡了。
据悉,在欧佩克会议前夕,该组织的一些石油部长通报了来自美国的压力。而布什的中东朋友显然也没有令他失望。会议未开,沙特石油部长纳依米就表示,如果欧佩克不同意增产,沙特准备单独行动。而在增产计划没有令油价冷却下来时,轮值主席科威特能源大臣法赫德也代表欧佩克站了出来,并异乎寻常地给了油价一个在7到10天里跌下来的期限,否则就再增产。
给油价一个期限,这表明欧佩克的“干预”油市行为已经升级。尽管欧佩克宣称备用产能充足,但是其成员国一直在私自超额增产,所以能否真正实现增产还很难说。
由于欧佩克实际上不能真正地控制其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因此未来如何提升对国际油价的调控能力,对于该组织是一个大问题。但是考虑到二季度通常都是原油需求的淡季,因此对欧佩克的干预还是可以谨慎当真。
全球经济复苏引发了对石油的强劲需求,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新一轮能源争夺大战。在此次伊朗会议上,欧佩克特别提到了美国、中国和日本。欧佩克认为,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强劲以及日本经济的复苏,将进一步推高今年下半年对欧佩克石油的需求;第四季度市场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将飙升至8577万桶(去年为8249万桶)。近日,美国能源部在3月份短期展望报告中预测说,2005年西德州中质油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48.95美元(西德州中质油价格是美国基准石油价格),这一价格比上月报告中的预测高了7.5%。
但是,欧佩克并不认为,目前的油价是这种需求的结果。欧佩克在会后发表的宣言中指出,由于石油供应充足,去年国际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第四季度的储量都超过了过去5年同期的平均水平,增长的幅度相当于过去5年同期石油需求的增长。欧佩克认为,所有这些指数都表明石油的供应是充足的,而油价之所以持续上涨,其主要原因在于:北半球经济经历了“寒冷的冬天”、对于石油需求超过非欧佩克国家供应能力的预期、由市场投机活动引起的油价波动和地缘冲突等。
如果目前的高油价真的是受欧佩克所说的这些非正常因素所影响而产生的“扭曲”价格,那么欧佩克增加石油产量就真的能使油价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吗?或者,欧佩克口中的所谓“油价高企与充足的供给现状不符”,其实是掩盖真实供求关系的托词呢,从利益角度而言,欧佩克完全有这种动机。
尽管油价高企对于全球经济的负面效应,目前还没有明显地、大规模地表现出来,但只要油价继续不受控制地飙升上去,一场石油危机迟早会爆发。欧佩克当然也意识到了,他甚至已经看到在过高的油价下,中国将不可避免经济再次过热,而美国则将难以抑制通货膨胀和利率的走高。
在一个全球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各个国家都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石油进口国追求石油成本的最低化和经济效用的最大化,而石油出口国追求石油产量和利润的最大化,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模式下,石油定价应该是石油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利益平衡的结果。但是,剧烈波动的油价并没有实现市场经济的这种资源配置最优的结果。
石油依然是卖方市场,欧佩克对石油的垄断显然应该对这种“市场失灵”现象负起主要责任。油价剧烈波动,无论对石油进口国还是石油出口国来说都不利。油价剧烈波动将使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平稳增长受到冲击,而石油出口国也无法制定长期经济规划。因此,如何确定石油对全球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价格,并使油价维持在这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适中区间,这应该是未来“石油经济学”的最重要课题。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