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兼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电子控股主席杨晓堂前天在北京透露,中国电子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远见中国集团合资组成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CCN),中国电子以18亿元持有45%股权成为单一大股东,而广电总局旗下的几家公司将掌握剩余的55%的股权。根据股权比例推算,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总投入为40亿元。
消息一出,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因为目前数字电视在推广中连续遇阻,而电信运营商又在网络电视上咄咄逼人,面对各地体制陈旧、诸侯割据的现状,广电总局此举无疑意在尝试改变原来体制,并借鉴电信模式,培育几个市场竞争主体。但该公司的出现、区区40亿元的投入,能否改变广电系统利益割据的现状并“一统江湖”?数字电视的推广果真能够从此一马平川?
中国有线意欲一统江湖?
面对这些显而易见的难题,杨晓堂却是信心十足。他表示,广电总局指定的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时间表,为即将成立的中国有线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中国有线得到中央大集团的支持,在技术和节目上有极大优势,将可以吸引地方有线电视网络靠拢、寻求合作。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广电总局推广数字电视连续两年遇到阻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地方有线网络公司由于利益纷争而设置的“人为割据”有关。例如,中数传媒在按照5:4:1的模式推广数字电视时,就因为利益分配与北京歌华有线就落地问题产生争议;而像上海文广、北广传媒这样实力强大的地方诸侯甚至开始与地方有线网络合作,对“中央军”进行排斥;而中数传媒虽然号称覆盖的有线电视用户已达6400万户,但在上海、北京等地的落地却遇到了困难。
对于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问世,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周宪华告诉记者,“从投资额40亿元来看,这次成立的中国有线网络是不可能重新安装网络的,今后只能是与地方有线网络公司合作推广其付费电视节目。目前来看,中国有线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和节目,尤其是在广电总局限制各地有线网络公司播放引进电视节目的情况下。”
地方割据已成数字电视掣肘
据介绍,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网络,大多数城市都采取了“一城一网”的模式,而有的地方,如广州甚至出现了“省网”、“市网”“分庭抗礼”的局面。周宪华指出,这种模式在有线电视发展初期解决了资金筹措的问题,而且为有线电视的快速普及创造了条件,而且竞争模式的出现也提高了广电系统的效率。
但广电总局在推广数字电视的过程中,却发现原来的割据体制已经严重影响了数字电视发展的整体部署,各地有线网络公司为各自利益开始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完全不同的加密,电视观众需要购买不同的机顶盒才能收看数字电视;而由于节目提供商和各地有线接入商的利益分成比例的问题,很多地方的数字电视甚至难以落地。可以看出,地方垄断模式也限制了效率,原来的体制必须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近日表示,广电总局正在考虑调整产业政策,在网络方面向民营经济开放,以打破垄断,必须培育出几个大的市场主体。而中国有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新市场主体,中国有线网络副董事长王海表示,中国有线今后有希望与上海文广网络等成为市场主体,而当有关业务发展成熟后,不排除注入在港上市的旗舰中国电子集团控股(0085.hk)。
转换广电机制尚需时日
有专家指出,广电原来的体制必须改变,而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电信运营商的模式则成为广电总局学习的对象。在发展宽带、网络电视的竞争中吃亏以及在“三网合一”的趋势中面临被“电信网”吞并的危险,促使广电总局下定决心进行改革。
据悉,就在广电总局推广数字电视受阻的时候,网通、电信等运营商却悄悄发展了近200万户网络电视用户,而且网络电视存在可以用电视和电脑两种模式收看的便利。虽然国家发改委严令“电信、广电不得交叉发展业务”,但是电信运营商凭借灵活的体制和雄厚的财力已经悄然在市场竞争中占到先机。面对电信运营商咄咄逼人的气势,广电总局的思路越来越明晰,那就是模仿电信模式,培育几家大的全国性的有线网络运营商,来推动数字电视的发展,以免在今后“三网融合”的趋势中被市场化程度高的电信部门吞并。
业内分析,中国有线网络公司的成立是广电部门体制改革的前哨,无论对数字电视推广,还是改变现有体制都是好事,但要完全打破割据体制还需要时间。
( 责任编辑:张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