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车贷险是近两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业务。但为时不长,这块当初被各方普遍看好的市场便失去了“魅力”,保险公司纷纷退出。从总体环境看,车贷险淡出市场,是社会消费信用环境不成熟所致。作为市场的主体,保险公司由最初热衷这一业务到最终抛弃这一业务,非常值得思考。
所谓车贷险,即购车人要想获得银行的按揭贷款,必须先买这种保险,由保险公司负责调查贷款申请人的资信,如借款人不能按约定还款,由保险公司负责银行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实际操作失范,保险公司所承担的风险与所获得的收益越来越不相适宜,使这项业务逐渐陷入了“尴尬”境地。目前,高赔付率、高贷款逾期率、高出险率和低费率、低追偿成功率等“三高二低”已成为车贷险的致命伤,信用危机也使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部分保险公司最近相继宣布停办车贷险业务,还没有停办这项业务的保险公司也开始明显收缩。而很快就将出台的“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将使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的考验。
车贷险的由盛到衰,一方面是由于保险公司、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和风险监控不到位所造成;另一方面是与保险公司、银行以及汽车经销商的无序竞争以及贷款人的个人信用缺失有关。由于车贷险是个完整的经济“生态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目前需要消费者、商家、银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起责任。
保险公司方面,保险业应加强行业自律,保险公司要切实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内部管理,防止保险风险过于集中。有条件的公司应实现汽车保险的专业化经营,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内部无序竞争,增强防范能力。今后提高车贷险门槛已是必然趋势,保险公司不仅要注意物的风险,更要关注人的道德风险的防范。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要进行科学的精算。高赔付是目前车贷险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没有引进科学的精算以及相关数据,只是凭经验数据,很难把握费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今年初进行的车险条款费率改革中,许多保险公司由于精算技术方面的原因就已显得力不从心,车贷险的停办更是给保险公司在精算技术上敲响警钟。
银行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取消违规的合同和协议,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金融监管部门要尽快修订和完善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制定完备的实施细则;商业银行要发挥在汽车消费信贷管理中的比较优势,落实贷款“三查”制度,进一步提高资信调查的能力,采用多种抵押方式,在信用贷款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尝试。通过转变经营理念,改变防范风险的局限性,加大对贷款人的还款约束。
汽车销售商、银行、保险公司应联手共同维护汽车消费市场和车贷险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各方应加强合作,相互协调,规范操作,加强承保前的核保工作,共同把好资信审查关。只有三方利益均享,才能保证合作长久;只有三方责任均担,才能保证市场健康有序。
政府方面应尽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尽快建立联网、数据共享的“个人征信系统”,提供开放的信息平台。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通过查询借款人的历史信用记录,银行、保险机构就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的资信情况,使汽车消费贷款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发展。
保险公司主要是风险管理者,所以它要设计可操作的反担保措施。保险公司应该要求客户对保证保险再提供一个反担保,如房屋产权证、有价证券等。此外,要强化追偿工作,加快抵押车辆处理速度。对恶意贷款购车和欠贷不还者,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要联手进行曝光。同时,组建追债小分队,对那些不能及时还贷的购车人进行全方位的围追堵截。对使用假姓名、假身份证、假资信证明进行贷款的人员,应及时以涉嫌犯罪向司法机关举报。
( 责任编辑:骆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