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每人30万元!上周四,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和吴敬琏四位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成为“中国经济学奖”的第一批宠儿。相比其它奖项,这个“怀胎十年”的奖项一开始便树立了它不同寻常的目标———向“诺贝尔奖”看齐。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国家发改委旗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学会所组建的队伍不可谓不强大。“这是中国经济学界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颁发给经济学家个人的奖,该奖的推荐与评选都是参照诺贝尔奖进行的。”中国经济学奖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建表示。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不免生出一些疑问:一个历经百年、一个初出茅庐,一个放眼全球、一个着眼中国,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中国经济学奖离“诺贝尔标准”究竟还有多远?
30万元奖金是怎么定的?
“30万元的奖金是怎么定出来的?”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建。不过,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告诉记者,在此之前,经济学家个人所能拿到的奖金,最多也只有一两万元,“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30万元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而且,他还透露,已与税务部门进行过协商,“这30万元是不用缴税的。如果含税的话,它的实际奖金额度大概相当于50万元。”
尽管如此,对比诺贝尔奖,这一额度似乎少了点。据悉,2004年诺奖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相当于中国经济学奖的38倍左右。
据悉,诺贝尔奖金的标准是“能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他的研究。”而如果按此计算,30万元的奖金,意味着20年内经济学家每年生活研究费用为1.5万元。“按照现在中国的城市生活水平,这笔钱刚刚够用。”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拿首届中国经济学奖与已经走过104个年头的诺贝尔奖比有点不公平。实际上,首届诺贝尔的奖金并不多。根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1901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为15.0872万瑞典克朗。而此后奖金数额不断缩水,至1923年,其名义价值降到了历史最低,为11.4935万克朗。直到1991年,诺贝尔奖达到600万瑞典克朗,才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
“首届由于经费有限,以后如果资金允许,奖金额度还会提高。”王建如是表示。
候选人的标准是什么?
记者仔细比较后发现,首届获奖的四位经济学家中,刘国光和吴敬琏两位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学奖管理委员会的常务理事。也就是说,在整个评奖过程中,两位元老级的经济学家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既是评奖者,又是获奖者,会否有失公允?这并非怀疑两位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所作出的贡献,而是觉得评奖流程似乎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尽管管理委会表示,“杰出贡献奖”不限年龄,但是首届获奖者基本上都在70岁以上,最年轻的吴敬琏也已有75岁高龄。相对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说,中国经济学奖得主的年龄普遍偏大了些。而着眼于青年人才、年龄界定为5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奖”首届并未评出。
“第一届经验还不足,很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等经验丰富了,会推出青年学者奖,而且下一届的重点工作就是它!”王建告诉记者。
据悉,首届未评青年奖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评委会对候选人的意见高度不统一,“评委会7次会议有6次在讨论它,最终觉得评选难度实在太大。”如果这是一个事实的话,是否意味着,我国青年一代的经济学家还没有谁能够拿出完全令人信服的成就?这又会否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学奖的薪火相传?
奖金来源有没有保障?
一个奖项的长盛不衰,除了评选的严肃性以外,没有什么比“资金保障”更为重要的了。记者了解到,中国经济学奖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几个企业家的捐款,其中最大的一笔,便是罗康瑞麾下的瑞安集团于1996年所捐献的100万美元。为此,宏观经济学会专门成立了“中宏基金”负责运营。
“迄今为止,基金会共收到1500万元人民币的捐款。”王建表示,这笔资金显然还不够,希望能继续筹措。
在中宏基金的章程里,也明确写明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友好社团、企业和人士以及国内有关社团、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捐赠”,除此之外,便是基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的利息和投资国债而取得的收益。
“我们希望,每年5%的利息水平,能够维持当年评奖的开支。”负责该奖项海外基金筹措的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校董会主席张永霖表示。以目前1500万元的标准,其每年利息为75万元,而每年仅奖金开支就达120万元-160万元。
实际上,诺贝尔奖最初也是希望用利息来维持每年的发奖,然而到了1953年,该基金的资产便只剩下330万美元了。随后,基金管理者顿时觉醒,转向投资股票和房地产。诺贝尔奖基金也因此水涨船高,到了2003年,其总资产已超过3亿美元。而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也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
不过,记者就此询问中国经济学奖会否考虑更广泛的投资时,有关人士予以否定。“投资债券房地产,风险不是更大吗?”罗康瑞回应说。
( 责任编辑:张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