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过多次抵制日货运动,但并没有办法掀倒时快时慢但仍然在轨道上运行的中日经贸合作的「货车」。主要目前的状况是,中日两国经济日益融为一体,便宜的中国货使日本消费者心满意足,而中国的工厂中也充斥着精密的日本设备。
香港报章今天报导,虽然日中两国在政治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紧密合作则已变得不可或缺。更为有趣的是,许多高喊抵制日货口号的中国人,心底里却对日货存在着一种远比口头表态更为复杂、矛盾的喜憎交织的情结:他们也许从理智上、情感上都对日本政府拒不正视二战期间侵华历史的态度深恶痛绝,但他们仍然欣赏、甚至使用不少日本产品。
在中央电视台一个专题争论抵制日货的网络论坛上,尽管绝大多数上帖者主张抵制日货,但一位网友坦言:「我用日货,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侵华日寇的仇恨。」
对抵制日货的效果,一位网友说:「在世界各地,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华人用的是日本车和日本电器。如果世界各地的所有华人停止购买日货,日本每年将损失一千亿至一千四百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另一位在网易发帖的网友更言之凿凿:「据数据显示,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现排在各国前列,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如果中国人一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数千家企业面临破产;如果中国人六个月不买日货,日本将有一半人失业;如果中国人一年不买日货,日本经济结构将彻底瓦解。」
但也有人认为抵制日货运动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持这种观点的人包括日本人和中国人。因为「经济是经济,政治是政治。」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购物时更看重产品质量、公司的信誉和商品价格,而较少看重产品是哪个国家制造的。要完全做到抵制日货也很难,因为其它国家制造的产品,包括中国产品,其中也有日本零件,例如许多中国消费者不知道,他们使用的手机的屏幕和他们居住的建筑中的钢铁可能就来自日本。
报导说,近来有一些中日专家认为,随着中日政府之间麻烦不断,随着中日民间针对对方的敌对情绪日益升温,不排除中日关系有从「政冷经热」向「政冷经凉」转化的可能。来源:香港大公报
(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