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历来就有置业安居、安居乐业的传统,因此,买房是所有中国人实现有家梦想的主要途径。参照国外自有住房率,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自有住房率太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困难家庭应该通过租房而不是买房解决居住问题。但他们没有考虑中国的国情,除了中国百姓有屋才有家的传统观念外,没房的家庭还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户口怎么落?孩子上学怎么办?等等。虽然百分之百的居民都买房并不现实,但让绝大多数百姓都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屋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能用国外的标准为房价太高、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寻求开脱。
房屋既是市场化的商品,又是基本生活必需品。因此,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在设计中国的住房体制时,有关部门已经考虑到根据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结合市场和政府的力量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就曾这样表述: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政府应对住房市场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控,并向中低收入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因此中国的住房体制选择的是市场———保障性住房商品化。住房供应分为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
用通俗的说法就是,高收入家庭通过市场自己解决住房问题;中低收入家庭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住房问题;还有一部分人即使在政府帮助下也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就由政府提供房屋,以低廉的租金解决居住问题。
但目前除了高收入家庭购房不成问题外,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住房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已建的经济适用住房没能定向卖给中低收入家庭,同时,靠土地获利的地方政府不愿拿出更多的土地来建设经济适用房,因此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逐年减少。资料显示,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从2001年以来五年减少了6个百分点,2004年已由2003年的6.1%下降至4.6%,为1998年以来最低,廉租房由于资金难筹、土地资源浪费及住房品质低下,更是难觅身影。于是,两条腿变成了一条,形成千军万马一起涌向商品房的局面,由于并不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开发商开发的都是高档住宅,中低收入者两头不靠,成了被人遗忘的群体。
解决之道当然不是因噎废食,首先,政府应该加快立法步伐,如英国有《住宅法》、日本有《公营住宅法》等,通过立法建立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其次,建设经济适用房专供中低收入者还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问题是要进一步规范。另外,为购买第一套住房家庭减免税费或者返税、给予比正常房贷更低的政府贴息贷款也是办法,而目前的办法是一刀切;实行低租金政策和租金控制政策,或者让中低收入家庭先租后买也是办法;或者干脆像公务员给予住房补贴一样,将暗补改成明补,给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或租房补贴也不是不行;或者采取措施,鼓励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二手房;对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住房结构和消费结构采取不同的调控政策,这样,供高收入家庭购买的商品房价格再高,都与中低收入者关系不大,中低收入者也不必为了政府调控过热的商品房市场而跟着吃药。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政府不能无视广大的中低收入者,放弃自己肩负的住房保障责任。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