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Comgest集团于1986年成立,投资理念清晰简单:旨在发掘具有内在价值的公司,并作长线投资。而该集团旗下的Comgest Asia 更有亚洲基金界的巴菲特之称誉。
Comgest Asia截至2004年7月底管理资产达7.13亿美元,是现在亚太区股票基金中市值最大的。该基金集中投资日本及东南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成长型公司股票,其中日本及香港股票分别占近六成及一成。据标准普尔M i c r o p a l 的资料显示,该基金2004年头七个月的回报率2.42%,在同组的13只基金中排名第二,而同组的平均回报为-1.14%,表现优于大市。该基金的年波幅率为13.28%,而同组基金的平均年波幅率达14.31%。在去年如此波动的投资景况中得到这样的成绩,表现实在不俗。该基金由成立至今有约280%的增长,表现远胜同期MSCI远东指数。
理念首重公司价值
Comgest Asia董事总经理Chakara Sisowath表示,Comgest的投资格言是:投资在有增长潜力的公司,而并非单单买入股票。因此,Comgest Asia以长线投资为本,一般投资期为五年,而不会进行短炒或炒波幅。他们旨在挑选那些有多年业绩、且能每年提供最少15% 盈利增长的公司。他们选择的公司有五大标准:1.稳健财务状况;2.具有良好的盈利前景;3.资本投入大,高资产回报率并优于同业;4.低负债率和具有自行融资(银行融资及再融资)的实力;5. 开放、良好、高质素的管理层及重视股东利益。
Sisowath另称,Comgest Asia所投资的公司均具有一定特性,以巩固盈利:
1.具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2.已建立有效的进入障碍(barriers to entry);3.拥有广为熟识的商标、创意产品或独门技术知识;4.公司业务或产品简单易明;5.非周期性行业;6.善于运用科技配合消费者的需求。
Comgest的基金经理并非只负责管理资产及作出投资决定,他们同时亦是分析员,这双重身份能让他们对所作出的决定更清楚。他们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在分析年报,建立未来5年企业的盈利预测模式、了解新产品、研究公司的发展及其竞争对手等资料。他们对企业的过往经营情况及业绩甚为重视,认为这些资料是预测企业未来盈利的基础。故此,他们很少甚至不会认购新股,因为他们对那些新上市公司的认识及经营情况了解不深,没有足够的资料让他们深入了解有关公司的价值。
灵感源于日常生活
现时Comgest Asia共有九名基金经理,每位分别负责研究约三十家企业。他们每周进行会议,一起讨论大家的看法,希望从中发掘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他们的投资灵感多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渠道发掘,例如基金经理从生活中或电视上看见世界另一角有一项非常成功的产品,他们便联想在亚太区内会否有同样成功的例子。若区内有类似的公司,提出建议的基金经理便以股息折扣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 DDM)建立盈利预测模式,有系统地计算那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并评估有关风险。之后,有关的评估会在每周会议上讨论,与会者会向基金经理就计算的假设、计算方法、投资建议提问和辩论。当所有基金经理一致认为有关的建议是可行时,Comgest Asia才会作出这项投资决定。整个过程非常严谨,isowath 指出,一般需时3至15个月不等。因此,所有Comgest Asia的投资决定并非由个别的基金经理作出,而是由所有基金经理开会一致通过。
现时,该基金集中投资在亚太区内约40多家企业上,组合年变化率(annual turnover)不高,一般每年低于25 - 30%。当投资在有关企业后,基金经理便会定期(如每年两次)进行公司探访,了解公司的最新发展及未来动向。如Sisowath所言:“我们投资在有潜力的公司,只求能达致心境平静,毋须因短暂市场的波动而导致晚上难以安寝!”
“由下而上”的投资策略
至于投资策略,由于Comgest侧重企业的内在价值,因此他们利用“由下而上”(Bottom Up Approach)的策略,从企业的投资价值或内在价值入手,这有别于同行以“由上而下”的(Top Down Approach)方式。此外,组合内投资的地区或行业分布并非如一般传统基金那样有所限制,基金经理只考虑投资企业的升值潜力而已。所以亚太区内国家文化、市场指标、当地市盈率等并非他们作出投资决定的关键。
Sisowath坦言,在他们的选股过程中,不太理会短期宏观经济的波动,如指数成份股的变动、国家分布及一些短线的宏观经济事件(比如利率上升及通胀压力)。可是,他们仍会借助外界专业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持续留意长期经济环境的改变,如人口数字、消费模式、企业管理策略等因素,以决定会否投资某只新股票。
( 责任编辑:姜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