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沪铜在短短20天里疯狂上涨4000多点后,昨日6月合约暴跌1270点
国际铜市的这一波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从1999年3月开始,到目前为止,正好运行了整整六年零一个月,除了第三大浪较为疯狂以外,第一大浪和第五大浪是呈典型的慢牛格局。
由于沪铜在短短20天里疯狂地暴拉4000多点,拼命地赶顶,把这头老牛给活活累趴了。目前,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来看,国际铜市牛市终结已确定无疑。
美元悄悄转势
尽管目前绝大多数权威人士仍对美元持弱势观点,但笔者认为美元已在投资者的不知不觉中悄悄转势了。显然,美元指数在去年12月6日、31日以及今年3月11日分别形成80.91、80.40和81.30三个低点后,基本上结束了所谓弱势美元的历史,美元将从此震荡上行。
作为不但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金融属性的金属商品铜,美元的转势将对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基本宣告五年以来的这波铜的大牛市的结束。
供求紧张炒作过头
影响商品价格的波动最主要的内因无疑是供求关系。供应紧张,价格肯定会涨,而价格涨得太过,反过来就抑制需求了。我们知道,这一波大牛市的内因,无疑是因为有缺口,国际炒家也正好利用这一块红布,像斗牛士一样在我们的眼前晃动。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全球精铜消费量超出产量70.6万吨,2003年产量缺口为38.6万吨。而早些时候公布的2005年的产销上半年仍有缺口,下半年则供大于求,全年产销大致平衡。但是3月公布的数据作出了调整,2005年全球精铜产量的缺口仍然达到25.9万吨,2006年则缩小至9.3万吨。由最新的数据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缺口已经缩到25.9万吨,而今年的铜价却与去年不可同日而语,沪铜在4月12日CU0504甚至创下36700元/吨的奇观。
离奇的价格影响需求,据了解,目前铜的加工企业大量处于停产等待状态。如此高的铜价难以向下游产品传导,使铜的消费量必然下降,从而抑制需求。甚至有些铜的加工企业将采购的铜有向市场回流的趋向,因为辛苦加工还不如卖原材料获得利润来得直接和多。所以,以目前的价格,供求并不像大家看到的紧张,笔者认为人为炒作的因素是很大的。一旦转势,隐性库存就纷纷出洞了,他们决不会按兵不动的。
LME铜滞涨
首先,从形态上看,LME3月铜一直在耐心地构筑大的上升楔形,以去年3月31日的高点3309.5美元与04年3月2日的高点3056.5美元连线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条趋势线还是有相当作用的,即使被突破,相信也走不远。即使沪铜在短短20天里暴涨4000多点,也没有使LME3月铜的牛腿迈得太高。
其次,从周期来看,LME3月铜这波大牛市从1999年3月起,到目前为止,整整运行了六年,而这波牛市的第五大浪,到目前为止,也接近一周年。而从1995年1月的顶部与1995年8月的顶部综合来看,在2005年4月正好是十年。十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循环周期,以一个市场顶部为起点,十年后将出现一个新的市场顶部。目前的铜市正在验证江恩这位投机大师的理论。
再次,在沪铜如此替LME铜市壮胆的情况下,LME那么滞涨,则明显有不为我们所知的因素存在。也许国际炒家正在向市场交最后一棒,而接最后一棒的人还欣然笑纳呢。
另外,铜价从1989年8月的高点到1990年9月形成一个几乎相同的高点2958美元以后,才开始下跌,这其间的跨度正好为一年又一个月。由历史会重演而推知,去年3月形成一个循环高点3057美元以后,到目前又正好过了一年又一个月,相信这个时间周期也会发挥它的威力的。暴涨之后必有暴跌,牛市必然是在人们最乐观的时候终结,这是投资者特别需要警惕的。目前,对LME3月铜来说,即使上涨至3400美元,对沪铜来讲,已并没有本质的意义了。但一旦回头向下,对沪铜来讲,则必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是投资者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
现货泡沫破灭
对于沪铜来说,现货的低迷成交及价格过分离谱,使得CU0504一度达到36700元/吨的天价,逼仓就是这样,如果该月一度拉到40000元/吨也不无可能,但这样的价格泡沫,对市场究竟有何指导作用呢?
去年3月的宏观调控,直接引发了第四大浪的回调,一年后的今天,宏观经济形势较去年严峻得多,相信中央必会在5月底以前出台比较严厉的调控措施。届时,必将引起市场恐慌,而形成暴跌的局面,终结铜的牛市。
市场本身是理性的,暴涨之后必出现暴跌,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是人为故意操纵的价格,市场必会还其本来面目的。一旦市场达成向下的共识,任何人都是阻挡不了的。
另外,从沪铜的持仓可以看出,原先的老多在陆续离场,且悄悄加入到空铜的队伍中来了,这股力量是强大的,也为铜的牛市送终打下了基础。
笔者认为全球商品都已步入熊市轨道,而商品期货主力多头的最后一块阵地是在铜上。在近几天沪铜的暴涨声中,国际炒家已经悄悄地换防了,接最后一棒的还在盼望着将那块红布插到3800美元/吨乃至4000美元/吨之上,哪知目前的现实是价格在向3000美元/吨靠拢。
(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