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试点全流通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当证监会和国资委发言人透露出这种信息的时候,我知道,中国股市的试点全流通之路将要踏上一个变异时代。
谈变异之前,我先打一个比喻。有两个国际象棋棋手,想参加国际比赛为国争光。赛前,两棋手在一起切磋技艺,但裁判定了一个不公平的规矩。白方的棋子即使被黑方杀死了,也可以不提走,并继续发挥着作用。双方对弈十余回合,黑方形势大坏,惨不忍睹。遂提出改变规矩,要求白方每个棋子都要遵守死子必须退出的国际规则,白方欣然允诺。但黑方又提出,由于历史原因,即使白方全部棋子都完成死子退出规则了,但黑方局势已大坏,很难再进行下去。因此要求白方必须给予补偿。白方漠然,稍后提出可否推倒重来?然黑方手下各棋子坚决反对,情愤激烈.于是双方又商讨具体补偿改造方案,白方说:补偿改造方案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揽子全盘补偿改造风险太大,为了安全起见,我只能先同意进行试点.于是双方拿出几种具体试点补偿方案,并对某些棋子进行了问询,如马某,车某,兵某。最后认可最高的试点方案是由双方各类子之间进行谈判,或由此追根溯源,达成补偿条件。如将白方马某完成退出规则后,须在棋盘上将黑方马某放置于一个双方认可的合适位置。
看完上面的比喻后,大家一定觉得很可笑,用得着这么麻烦吗,一揽子通盘解决不完了吗。我要说的是问题大着呢!关键的关键是在试点的同时,有一句潜台词是:改造任务任重道远,时间多久不好说,因此没完成全盘改造任务前棋不能停,你还得一步一步下。而且试点方案割裂每类棋子和全局的关系,将有限的补偿资源,将应该公平处理的补偿资源,将应该顾全大局的补偿资源带入歧途.这个歧途的途中布满了标语,上面写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试点全流通变异之一:新股全流通发行必然绝杀试点中的股市大盘。全流通改造不要说二年三年,就是用一年来进行全流通改造,股市也绝不可能断绝新股发行,而且要明确的一点是,这正是管理层的当务之急。任何自以为老股有预期补偿而不怕新股全流通发行的人,都如同上面讲的那些黑方棋子,错就错在他割裂了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孤立地看待问题。
试点全流通变异之二:试点全流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绝杀弱势群体。那些公司先试点?那些后试点?如何具体改造?非流通股东的底牌是什么?这些问题将带来新的利益博弈,但可惜的是博弈的结果必将是权势左右天下.
不要以为管理层的补偿照顾原则可以稳定市场,我以一个很早就研究各类全流通方案,并提出过自己一揽子全流通方案的人,告诫那些对试点方案过于乐观的股民.没有任何一个方案可以在孤立的环境下公正的讨论补偿问题,就象那些黑棋子,它的不公仅仅是它对面的那个“它”造成的吗?那些非流通股比例高的公司当然比比例低的
公司能拿出更多的补偿,但这就合理吗?就如同现在市场内的三无概念股,它已经全流通了,但你能说它不是这个市场里的受害者吗?它找谁去补偿呢?还有那些已经MBO的公司,已经将国有股转让给了外国投资人的公司,你如何让他们兵对兵将对将的处理呢?很显然,一切是制度环境下的产物,做为政府就要勇于担当起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从全局出发,一揽子解决问题.如同那盘棋,裁判必须统筹全局,一揽子解决问题.唯其如此,才是公正合理的博弈.
如何应对试点将带来的种种变异?这需要我们一定要认清很多是是非非的背后的本质.其中之一就是全流通和上涨本身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中国股市价格目前依然是被高估的,有很多股票可以说是还存在巨大的泡沫.从理论上说,全流通就是让股价回归到它合理的水平.补偿只是让这个回归稳定.因此它在理论上是不应该让股价过于
动荡的.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强势群体要看好试点全流通背后的利益呢?这些利益又是从何而来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补偿设计里面有许多“门道”,甚至包括强势勾结,暗箱操纵这也从一点说明了试点全流通放弃全局,孤立问题带来的危害.张卫星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曾表示,在理论研究的头三年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有商机,是后来有人提醒才注意到全流通方案设计是个巨大的市场。张卫星对全流通所做的贡献以及他的才华都很让我欣赏,但对他要将全流通设计当成逐利市的场的工具时,我感到很可怕.我还是坚信全流通问题必须要一揽子解决的方案,唯其如此才不会将其设计变异成为市场利益的工具,才能让管理层下定决心,调动一切必要的资源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快速反应,解决问题.我有一个公式是,任何最差的一揽子全流通方案胜过最好的试点分散解决方案,任何最差的试点分散全流通方案胜过任何最好的拖延不作为的政策.
经验感觉这次全流试点将不可避免.我们既然注定免不了刀口添血的日子,就必须要明辨是非,做好充分的准备,备战这个试点全流通变异时代的到来.因为倒下去的可能是千千万万,而我们还想将继续前进。
<政府责任量化一揽子全流通方案>( 责任编辑:林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