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发布以后,清华同方(60010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三一重工(600031)(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紫江企业(60021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金牛能源(00093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公布了解决股权分置的具体方案。在中小投资者最关心让利条款中,清华同方的预案是利用资本公积金10转10,三一重工为10送3股派8元现金,紫江企业是10送3股,金牛能源是10送2.5股。消息公布以后,市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判断,试点个股纷纷涨停,而以基金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却大幅下跌,以至于上证综指跌破1100点大关。如果这是利好,为什么基金要夺路而逃?如果这是利空,为什么试点个股要涨停?
“2001年6月以前的牛市中,市场从未奢望非流通股对流通股送股补偿,只是希望非流通股以净资产价格向流通股配售,就视为重大利好。而今,熊市越陷越深,管理层即使作了让步,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10送3,10送10,市场照样视为利空。”知名经济学家李志林博士一直对解决股权分置的启动“耿耿于怀”,而市场在一周之内的表现也证明其担心并非无道理,上证综指1100点已经岌岌可危。
而投资者将面对的,也许是更腥风血雨般的洗劫。
成本与补偿博弈
“10送3算什么补偿?用公积金送股算什么补偿?”这是在中小投资者中颇有代表性的质疑。在很多已经被迫当股东甚至可能是长期股东的中小投资者眼里,能解套的惟一希望是在解决股权分置的补偿中要么非流通股缩股,要么是10送20甚至10送30。
“不能否认,本次解决股权分置的通知和方案较之以往有很大的改进,那就是承认A股含权,而且确实有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有业内人士在作如上分析以后话锋一转,“但在中小投资者眼里,这种补偿远远不够,甚至不如一个业绩增长50%的利好威力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因为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成本很低,占了大便宜而吃小亏。”
从已经公布方案的四家上市公司可以看出,非流通股股东的成本确实低得惊人。三一重工上市时间最晚,非流通股股东成本最高,但根据其上市前的净资产以及分红摊薄计算,不过每股2.1元左右。而清华同方曾经以46元的高价增发新股,加上历年的分红,非流通股股东原始成本摊薄后仅仅0.117元。金牛能源大股东累计每股派现1.55元,大于发行前的净资产1.525元,目前每股已经赚了0.025元。紫江企业大股东紫江集团以发行前每股1元的净资产,获得(复权后)每股约2元的现金红利,相当于每股已经赚回了1元。
而就算再加上非流通股股东精心耕耘企业应该获得一定的溢价,也不至于以0.117元的成本却非要抱着5.2元的净资产不放。要知道,净资产不全是非流通股股东经营的功劳,它更多是以流通股以流通权高价认购而积累起来的。
投票或手脚并用
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流通股东以十几元,几十元的高溢价认股,享有流通权,如今要谈补偿,提出补偿方案的主体应是付出高成本的流通股东。但现在非流通股股东抛一个10送3并宣称这就是“极限让利”,颇有点强词夺理的意味。
那么,作为非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知名市场人士张卫星认为那就是用好网络投票的权利,否决对自己不利的方案,确实保护自身权益。“至少应该否决一家,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要给那些非流通股股东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小投资者并非鱼肉,补偿必须再加大。”国信证券肖建军这样认为。
其实,中小投资者也在摩拳擦掌。据不少财经网站的调查显示,对四家上市公司方案不满的投资者占被调查总数的90%以上。而记者在咨询三一重工如何进行网络投票的过程中,公司工作人员也透露说最近有不少投资者在咨询投票的细节,从该工作人员的口气中记者发现很多投资者对补偿方案并不是十分满意。
“但我们不能忘了基金在投票中产生的作用,他投一票相当于你好几十甚至上百人投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透露说目前基金都在利用自身的渠道和上市公司讨价还价,不排除基金和上市公司达成默契的可能。“最近试点公司涨得很好,有几个中小投资者看好?他们都不看好那是谁在买?还不是基金。”
如果届时基金用手投票,中小投资者用脚投票,谁将主导最后的结果?
投机机会渐隐现
在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发布以后,清华同方、三一重工、紫江企业、金牛能源公布了解决股权分置的具体方案。在中小投资者最关心让利条款中,清华同方的预案是利用资本公积金10转10,三一重工为10送3股派8元现金,紫江企业是10送3股,
金牛能源是10送2.5股。消息公布以后,市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判断,试点个股纷纷涨停,而以基金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却大幅下跌,以至于上证综指跌破1100点大关。如果这是利好,为什么基金要夺路而逃?如果这是利空,为什么试点个股要涨停?
“2001年6月以前的牛市中,市场从未奢望非流通股对流通股送股补偿,只是希望非流通股以净资产价格向流通股配售,就视为重大利好。而今,熊市越陷越深,管理层即使作了让步,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10送3,10送10,市场照样视为利空。”知名经济学家李志林博士一直对解决股权分置的启动“耿耿于怀”,而市场在一周之内的表现也证明其担心并非无道理,上证综指1100点已经岌岌可危。
而投资者将面对的,也许是更腥风血雨般的洗劫。
成本与补偿博弈
“10送3算什么补偿?用公积金送股算什么补偿?”这是在中小投资者中颇有代表性的质疑。在很多已经被迫当股东甚至可能是长期股东的中小投资者眼里,能解套的惟一希望是在解决股权分置的补偿中要么非流通股缩股,要么是10送20甚至10送30。
“不能否认,本次解决股权分置的通知和方案较之以往有很大的改进,那就是承认A股含权,而且确实有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有业内人士在作如上分析以后话锋一转,“但在中小投资者眼里,这种补偿远远不够,甚至不如一个业绩增长50%的利好威力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因为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成本很低,占了大便宜而吃小亏。”
从已经公布方案的四家上市公司可以看出,非流通股股东的成本确实低得惊人。三一重工上市时间最晚,非流通股股东成本最高,但根据其上市前的净资产以及分红摊薄计算,不过每股2.1元左右。而清华同方曾经以46元的高价增发新股,加上历年的分红,非流通股股东原始成本摊薄后仅仅0.117元。金牛能源大股东累计每股派现1.55元,大于发行前的净资产1.525元,目前每股已经赚了0.025元。紫江企业大股东紫江集团以发行前每股1元的净资产,获得(复权后)每股约2元的现金红利,相当于每股已经赚回了1元。
而就算再加上非流通股股东精心耕耘企业应该获得一定的溢价,也不至于以0.117元的成本却非要抱着5.2元的净资产不放。要知道,净资产不全是非流通股股东经营的功劳,它更多是以流通股以流通权高价认购而积累起来的。
投票或手脚并用
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流通股东以十几元,几十元的高溢价认股,享有流通权,如今要谈补偿,提出补偿方案的主体应是付出高成本的流通股东。但现在非流通股股东抛一个10送3并宣称这就是“极限让利”,颇有点强词夺理的意味。
那么,作为非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知名市场人士张卫星认为那就是用好网络投票的权利,否决对自己不利的方案,确实保护自身权益。“至少应该否决一家,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要给那些非流通股股东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小投资者并非鱼肉,补偿必须再加大。”国信证券肖建军这样认为。
其实,中小投资者也在摩拳擦掌。据不少财经网站的调查显示,对四家上市公司方案不满的投资者占被调查总数的90%以上。而记者在咨询三一重工如何进行网络投票的过程中,公司工作人员也透露说最近有不少投资者在咨询投票的细节,从该工作人员的口气中记者发现很多投资者对补偿方案并不是十分满意。
“但我们不能忘了基金在投票中产生的作用,他投一票相当于你好几十甚至上百人投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透露说目前基金都在利用自身的渠道和上市公司讨价还价,不排除基金和上市公司达成默契的可能。“最近试点公司涨得很好,有几个中小投资者看好?他们都不看好那是谁在买?还不是基金。”
如果届时基金用手投票,中小投资者用脚投票,谁将主导最后的结果?
投机机会渐隐现
“股权分置并不是市场的根本问题,但确实是最近最现实的问题。其实既然这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纠缠已经无用,最大的利空都出来了,股市的机会也就出来了。”一机构投资者透露说目前已经有不少私募基金在蠢蠢欲动,“很简单,乱市才有赚钱的机会。”
的确,本周尽管股指连下台阶,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也频频破位,但市场上游资却显得很活跃,不仅试点概念整体走强,不少涨停个股也频显游资凶悍的身影。“现在不少股票只有一两元钱,拉一个涨停不过几百万资金。特别是最近一两个月没有业绩报表的冲击,市场也在集中精神搞股权分置,从稳定股市的角度看,大的利空出台可能性不大,出台一些小的利好倒是有可能。在这种大背景下,投机力量开始横行。”有市场人士甚至认为目前的市场和1994年非常相似,机会很大。
其实,股市并非没有机会。人民币升值、打压房地产等都为股市提供了投机炒作的机会。以人民币升值为例,尽管会对以出口为主的上市公司造成打击,如中集集团(00003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振华港机(60032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最近走势就很能说明一切。但同时对拥有大量外汇债务的上市公司却也能造成实质性的利好,如航空类上市公司。以南方航空(60002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为例,如果人民币升值5%,所带来的一次性汇兑损益就在5个亿左右,加上燃油成本的下降,每股收益将骤升近0.3元。“就算5月18日不升,以后也会升。”不少投行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很坚定。
此外,国家抑制房价的决心越来越大,政策越来越严厉,甚至开始禁止期房转让。在这种情况下,沉淀在炒房市场的上万亿资金需要寻觅新的投资方向。最近,今年第二期国债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部分银行国债在未上市即被投资者大量预订走。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第二期国债利率与第一期相同,但由于国家近期对房价过快上涨出台了很多调控措施,炒房的风险在加大,资金开始流向债券市场。
而面对大利空已尽、创下6年新低的中国证券市场,谁又能确信洼地效应不会吸引这批投机资金的进入呢?
( 责任编辑:林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