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5月28日,在北大英杰国际交流中心内,各位领导、嘉宾、往届校友代表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岁生日。而在当天举办的“房地产发展与热点问题探讨”会议上,光华管理学院校友展开了热烈讨论,搜狐财经为您特别奉献关于本次会议的精彩报道:
——住房抵押贷款并非传说中一样会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住房贷款“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自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点名”房地产价格之后,中央、地方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步步紧逼之下,楼市陷入僵持状态:投资客纷纷抛售持有的住宅,而购房者持币观望,等待楼价下跌。针对这一形势,出席本次“房地产发展与热点问题探讨”会议的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孟晓苏董事长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
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办法,是不是只有抑制房价上升呢?有人说要限制居民的需求。我认为一味压制需求很危险,如果一味的压制,受损失的不仅仅是房地产业,很可能是国民经济。现在市场基本情况还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且土地面积在减少。可见,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减缩,就会使房价上涨。现在住房抵押贷款,对银行没有多少风险,不良资产只有0.1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到今年,我们看到银行抵押贷款增长幅度不快,七年增长70倍。这里谈到另外一种贷款,购车贷款。购车和购房在过去都叫做购置固定资产。现在发现有一千多亿购车贷款催不回来,银行去催债,全村人开着车就跑,所以发现车不能再叫固定资产。而房子呢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最近央行取消了住房抵押贷款的优惠利率,但只是提高0.2个百分点。倒是一些居民纷纷提前还款,使银行造成紧张,收居民的违约金,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孟晓苏还说:要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就需要增长供给。最近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国务院发布了八条,七部委也发布八条,要求在房屋价格上涨过快的地方要适当增加供应,特别增加低价位的经济适用房供给,这是正确的规定。最近我到上海看到,上海在实现两个一千万工程,上海等于在今年应市房子在三分之二都是低价位的房子,这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有效方法。我们再看香港,香港在97年房价上涨,香港政府想增加供屋,过量供应,来压低房价上升。
——房地产助香港负资产家庭解套
那么,在一系列调控措施出台之后,房价的变动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孟晓苏举了香港的例子,他说:香港当年就是因为调控过度,造成十几万家庭是负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还是调整供求关系,减少增量,香港政府做了一系列规定,消化存量怎么消化呢?就由内地企业帮他们。我们在2003年初开始,和香港政府商量,把他的空置房买过去,运到内地。香港政府向媒体透露消息,结果造成在短短几天里,几百篇报道说中房集团要拿两百亿买两百套房子,香港市民欢呼雀跃,股市马上开始回升。如果再回升一点,香港的负资产家庭就可以解套。我们内地因素在推动香港楼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的作为也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从香港的教训,我们可以反思大陆,现在82%的家庭已经是有房家庭,家庭资产最大比例是住房,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使居民财产贬值,而要保持保值和增值。要保证居民最大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房地产进入新增长期 宏观调控取得巨大成功
处于指责、调控、争论之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发展处在什么情况之上呢?孟晓苏对此进行了相当乐观的展望,他说:现在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我们认为房地产业从今年开始要进入新的增长期。周期性理论是国际上在房地产研究方面重要的理论和基本理论,各国、各个地区房地产发展都有不同的周期。比如美国18年到20年是一个周期,中国大陆七年为一个周期,五年增长、两年低落。我们在97年预言,98年会进入一个增长期,结果就来了。在2002年,在房地产发展五年的时候,我们根据这个理论又提出来要防止投资过热,防止房地产发生过大衰退。国家进行了宏观调控,两年宏观调控在房地产业取得完全成功。我们看到房地产销售额一直高于投资额增长,产销处于良性循环,包括在最后两年没有出问题,这是宏观调控取得的成功。在房地产方面的宏观调控,我认为应当是政府在经济调控方面的典范,利用周期,防止了周期性发展对于经济造成的损害。
现在房地产业七年周期已经走完,虽然还有人在盲目谈论房地产是泡沫,但孟晓苏认为房地产已经悄然进入新的增长期。市场供不应求,要增加供给必须加大投资。如果五年增长、两年低落的周期性将继续在房地产业发挥作用的话,孟晓苏预言:从现在起到2009年都将是房地产的增长年,在这个时期适当增加供给,不仅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且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声明:本文为搜狐财经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为“搜狐财经”。如需更多资料,请联系搜狐财经:010-62726122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房地产”,共找到
49,410,229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