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几天来一直吸引中国媒体“眼球”的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5日结束其访华行程回国。
临行前,他用“建设性”这个词,形容他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会谈,以及自他今年2月就任美国商务部部长以来的首次访华,此行是古铁雷斯在中美欧纺织品争端升级的背景下临时决定的。
古铁雷斯走了。但他背后留下了众多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惴惴不安的目光:中美纺织品争端会不会导致贸易大战?
这种担心是有理由的。尽管古铁雷斯2日刚到北京时就说,“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协商解决美中纺织品贸易问题,美方不希望引发贸易战”,但他4日与薄熙来举行正式会谈后又对后者说:“平心而论,我不相信中国对我们关系面临的政治压力有充分认识。”
古铁雷斯首访无实质共识
纺织品争端难致贸易大战
在中国媒体对美纺织品进口设限的一片讨伐声中,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于2日匆匆赶到北京,开始他自今年2月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据了解,此次访问是古铁雷斯在最后时刻才增加到原计划访问俄罗斯的日程之后的。
美国商务部网站发布的消息称,“在中美双方因美国对中国的巨大贸易逆差而关系不断紧张之际,古铁雷斯在最后时刻增加了此次访问”。
事实上,在古铁雷斯访问中国前的5月3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因欧美不顾中方的善意举动,执意对中国纺织品无理设限,中国政府取消此前曾大幅提高的纺织品出口关税。此举一出,立刻引起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关注。舆论认为,古铁雷斯是来中国“沟通”、“解释”的,以“谋求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解决之道”。
古铁雷斯在北京的3天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2日刚到北京就参加美中商会午宴,下午赴清华大学并演讲,3日与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会晤,4日上午与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会谈,4日下午拜会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3日下午古铁雷斯与马凯举行闭门会谈后,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发布简短新闻稿提到:“马凯说,美国解决美中贸易赤字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限制中国商品进口,而是增加对中国出口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出口。”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马凯所说的“美国解决美中贸易赤字问题的最好办法不是限制中国商品进口”,明显是针对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无理设限而言的。
4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会见了古铁雷斯,以及刚从韩国参加完APEC部长会议、前来北京与古铁雷斯汇合的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
会见结束后,新华社发布消息说,吴仪谈到纺织品争端时,表示“纺织品问题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如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双边经贸合作进程,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注”。
相对于古铁雷斯会晤马凯后新闻稿中并无美方观点的做法,这篇消息特别提到,“古铁雷斯和波特曼表示,布什政府奉行公平和自由贸易,重视发展美中经贸关系,无论是在大选期间还是大选之后,布什总统都为维护美中贸易关系做出了诸多努力,承担了巨大的政治风险。”
其实,与古铁雷斯刚到中国时就说“美方不希望引发贸易战”一样,中国商务部官员在不同场合也都表明了类似的观点。
而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5月30日在商务部网站上与网友交流时,针对有要求对美国进行贸易报复的观点强调说,当前的纺织品贸易问题并不等于中美、中欧整体贸易问题,而仅是双边贸易关系中出现的局部问题,希望各方都能以审慎的态度处理纺织品问题,避免夸大和激化,避免因此影响双边经贸关系大局。
国内政治压力不是借口
美国粗暴设限实属无理
尽管从战略层面看,纺织品争端难以引起贸易大战,但从战术层面分析,仍应充分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专家认为,美方处理此事的方式与逻辑,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不能在全球纺织品贸易刚刚进入自由化阶段之初,就树立一个恶劣的先例。
梅新育说,古铁雷斯和波特曼关于“政治风险”的表白,实则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向中方表明,挑起贸易争端不是行政部门本意,而是一些代表美国纺织业利益的国会议员;第二是向中方要求“给布什一点面子”,以应付国内政治压力。
“美方这种要求实属无理。”梅新育评论说:“美国的纺织品服装业仅有7万从业人员。现实似乎是,美国这个小小的纺织品服装业,成功‘绑架’了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贸易政策。”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5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一阵见血地指出,欧美发达成员并没有忠实履行10年前乌拉圭回合达成的《ATC协议》,在10年内分阶段地放开纺织品配额,而是把“最紧俏的、大家最关心的、发展中国家最有出口潜力”的那些配额保留到最后一刻,如美国保留了90%,欧盟保留了70%。由此导致部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异常滞后。
针对美方设限的“国内政治压力说”,薄熙来在6月4日会见古铁雷斯时进一步表明,“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美国有国内的政治和舆论压力,中国同样也有”。他表示,中国纺织行业直接就业人数达1900万人,相关行业还有数千万就业人口。纺织品贸易问题涉及广泛,对中国而言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
梅新育强调说:“不仅美方国内政治压力的理由站不住脚,其设限的行为本身根本不符合国际规则。”
据介绍,美方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依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条款”规定,如果某一世贸组织成员认为中国纺织品造成了市场扰乱或者存在市场扰乱的威胁,应当向中国请求磋商,提供关于磋商请求的原因和理由的详细说明,并附其认为能够证明下列内容的现行数据:市场扰乱的存在或威胁;以及在该市场扰乱中原产于中国产品的作用(a款)。磋商将在收到磋商请求后30天内进行,双方将在收到请求后90天内尽力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除非双方同意延长该期限(b款)。在90天磋商期内未能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磋商继续进行,提出磋商请求的成员可继续根据c款对磋商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纺织品或纺织制成品实行限制(d款)。
但在这场贸易争端中,美国商务部于4月4日宣布对中国生产的棉织衬衫及上衣、棉质长裤、棉质和人造纤维内衣3大类出口纺织品发起为期90天的调查。到5月13日,距宣布开始90天调查不过30多天,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更不用说向中国提请磋商、提出证据和之后的90天磋商,美国就决定对来自中国的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衣、棉及化纤制内衣实施特别保障措施,规定今年中国这3类服装产品对美出口量增幅不得超过7.5%,这完全违背了242条款规定的程序。
“而且,美、欧给我国提供的交涉资料中却找不到世贸组织规则所要求的详尽、足以支持他们说法的统计数据,仅有的少数数据甚至出现了令人捧腹的‘乌龙’错误。”梅新育笑言。
在5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长薄熙来就质疑欧盟方面:“你们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显示,2005年1月T恤衫每打97欧元,3月份是101欧元,既然市场价格不降反升,如何证明存在市场扰乱?”
与美双边磋商仍有可能
同时准备寻求诉诸世贸
从目前情况看,中美通过双边磋商解决纺织品争端仍有可能。
一方面,古铁雷斯此次访华虽未带回实质性成果,但较为良好的沟通气氛,为将于7月份举行的第1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创造了一个较好的氛围。该联委会于去年升格为副总理级,在中美双方经贸政策制订方面有较大影响力。
另一方面,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已在国内国际产生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
为变相延长纺织品配额体制,在2005年1月1日全面取消全球纺织品配额到期前,欧美国家就开始对中国纺织品频频设限。与此同时,欧美还以发展中国家利益代言人身份出现,怂恿不少发展中国家抵制中国纺织品,一度在国际上形成对中国纺织品“围追堵截”的局面。所谓《伊斯坦布尔宣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然而,任何不正当的同盟都难以持久。欧盟内部对中国纺织品的态度开始出现分化。欧盟中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叫嚷最厉害的,是意大利等最晚放开本国纺织品市场的国家。对他们进行保护,就是侵犯了如期调整本国产业结构、像德国这样国家的利益。事实上,德国等国家现在开始对欧盟的政策持批评态度,同情中国的声音渐渐放大。如德国《商报》鲜明地指出,“只要涉及市场开放问题,欧盟和美国通常都是冲锋在前,但现在它们却在中国纺织品问题上挥舞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这显然是双重标准”。
而在美国,反对和支持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阵营也开始明显分化。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好几个产业协会都出现了内部分歧,分歧的一方是那些将生产业务外包出去的跨国公司,另一方则是那些被海外生产商抢走订单的小供应商。
其次,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美、欧这次挑起纺织品特保争端,无论是在程序方面,还是在进口对国内产业损害或损害威胁的认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瑕疵,美国的做法违规之处尤多。“因此,我国如果将此事诉诸世贸组织的多边框架,胜诉几率应该较高。”
事实上,中国在这方面已初尝胜果、小有斩获。如几年前在中国入世之初,中国曾与欧盟、日本等国家/地区共同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的钢铁保障措施案,结果以美国败诉而告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纺织品”,共找到
3,363,839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