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特约记者 施 婕
北京报道
6月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媒体发布中,有一行不起眼的内容:2004财政年度制造业白皮书出版。
据法新社报道,白皮书警告日本企业不要为了增加出口而扩展自己的业务,中国经济可能已经不再是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动机”。同时,该白皮书的内容还包括警告日本企业不要过分依赖中国市场,必须警惕潜在的各种风险。
经济发动机在日本国内?
法新社的消息认为,这份白皮书是“日本政府对中国市场热泼去的一盆冷水”。按照白皮书的说法,在2004年上半年,尽管日本对华出口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日本经济依然取得增长。
之前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把日本2003年之后的经济复苏迹象归功于中国经济。正是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出口额,让日本钢铁、建筑机械、海洋运输、家用电器以及电子零部件的生产厂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同时,多家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大部分盈利状况良好,也拉动了日本经济的增长。
两年之中,尽管日本本土市场仍然萎靡不振,但日本经济仍然成功走出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颓势。2004财政年度,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为2.1%,而日本政府预测2005财政年度为1.6%。
但是6月3日的白皮书却称,日本经济的发动机已经从国外市场转移到了国内市场。白皮书中举证说,2004年第四季度的日本对华出口增长额比2003年同期下降到了16.4%,2003年第四季度,这一增长速度达到了创纪录的46.3%。“日本企业追加投资的同时,中国进口正在放缓进口。”白皮书称,中国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中国市场的竞争加大是日本企业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
“我觉得通过一个季度的数据来说明中日经贸关系的改变是不科学的”,6月6日,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说,2004年、尤其在下半年,中国经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可能减少或者取消了一些项目,日本的钢铁、机械等产品进口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但这仍然无法证明,中日经贸关系就此改变。“如果2005年日本对华出口增长又上来了,难道说明中国企业的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了吗?”
日本企业态度冷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份白皮书所针对的2004年,正是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一年,这是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在日本经贸中的地位第一次为他国所取代。
在中国和日本双边贸易增长的过程中,大量日本在华企业功不可没。白皮书中也同时谈到,由于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直接在中国投资,在中国建设自己的生产基地,中日间传统的“日本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再把高附加值、高价格的商品卖给中国”的模式正在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从日本进口原材料,在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加工后,再卖到日本市场。
法国《费加罗报》认为,日本经济产业省一直在鼓励企业到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去投资,这对政治关系持续紧张的中日两国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
“我们跟政府有商务上的一些交往,没有收到过类似这样的发言。”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对本报表示,“就汽车市场而言,现在有暂时的市场调整的局面,从长远来看我们坚信将会有大发展。”同时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也表示“我们目前尚没有听说过此事,并且没有改变在中国开展事业活动的计划。”
“日本政府权威的政策发布一般是通过外务省来进行的”,金柏松介绍:“如果这一白皮书是经济产业省发布的,那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建议,并不是政府行为,所以企业可以参照执行,也可以置之不理,从目前来看,日本企业还是希望到中国来的。”
日本驻华大使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则对本报表示,他们认为每一个企业拓展中国市场之前都会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做完一整套论证研究之后才能下定决心开展业务,“这是日本企业的一大特征”。因此他们并不会主动对日本企业发出警告。况且在大使馆看来,中国市场至今仍然是“机会大于风险”,所以东京的某些官员的发言或者部门报告并不会对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热情造成影响,使馆仍然将对准备来华的日本企业提供帮助。
或与政治争端有关
“我认为这一报告很有可能和政治大气候有关。”金柏松判断说。他介绍说,自从2002年以来,日本官员对中国经济的负面表述增多,“中国输出通缩”、“人民币应该升值”等都成为了一时话题。
去年以来,中日“政冷经热”的问题成为两国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出访日本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临时取消行程赶回国前,依然和日本经团连会长奥田硕共进午餐,而奥田硕的另一个身份是丰田汽车董事长,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府对于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视。
6月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说,由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四国联盟”)提出的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改革进程,如四国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
正如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所说,“相较中日之间的政冷现象,中日经济界在经贸合作方面始终是积极和热忱的,并互有所望,互有所得。” 据《日本经济新闻》当时的调查,有将近80%的企业接受调查时表示“要继续扩大对中国的投资”,而研究将减少在中国事业发展的企业只占0.8%。
《日本经济新闻》的这项调查还显示,日本大企业的管理者中有六成以上认为,日本经济景气将缓慢恢复。而对日本经济景气构成巨大影响的因素中,中国经济动向的影响超过了原油价格高涨、日本国内消费销售低迷等因素,仅次于美国经济的动向而排在第二位。
金柏松认为,只要日本企业还能在中国赢利,两国经贸关系就不会被一些简单的政策和表态所颠覆。
相关阅读:
日本政府称暂无开发东海油气田计划
6月1日,日本官房长官细田博之在例行新闻会上表示,日本政府虽然已经启动向民间企业授权试开采东海油气田的程序,但目前政府还没有实施试开采的计划,日本政府将不会为日本民间企业在东海争议区域内的油气勘探提供任何资金援助。……全文
日本政府与央行须在解决通缩问题上继续合作
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在一个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由于温和通货紧缩持续存在,政府与央行必须通力合作,共同治理通货紧缩。……全文
日本政府公布邮政系统私有化改革方案07年启动
4月4日,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份国内邮政系统私有化改革方案,并将提交国会审批。据有关机构统计,日本目前的邮政系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此方案的提出,标志着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正进一步努力收缩政府公共部门的规模。一分为四。……全文
( 责任编辑:铭心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日资”,共找到
125,540
个相关网页.